鐵是人體最容易缺乏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方廣提示鐵缺乏可導致缺鐵性貧血,它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定為世界性營養(yǎng)缺乏病之一,也是我國主要公共營養(yǎng)問題。根據(jù)《中華兒科雜志》2008年發(fā)表的“中國兒童鐵缺乏癥流行病學的調(diào)查研究”,在我國,7個月—7歲兒童缺鐵總患病率為40.3%,其中嬰幼兒缺鐵率高達44.7%。
嬰幼兒缺鐵高發(fā)與攝入方式有關。方廣提示嬰幼兒缺鐵之所以高發(fā),與他們特殊的鐵攝入方式有很密切的關系。十月懷胎,寶寶所需要的鐵質(zhì)主要來自媽媽——孕晚期,胎兒會加速從媽媽體內(nèi)攝取鐵質(zhì),促進自己的大腦發(fā)育,增加自己身體里的鐵儲備。如果孕婦本身就缺鐵,或?qū)殞毷莻早產(chǎn)兒、低體重兒,寶寶就無法獲得足夠的鐵儲備。
出生后,新生兒體內(nèi)鐵儲備可供3-4個月,如果這段時間是全母乳喂養(yǎng),那么媽媽乳汁成為寶寶鐵質(zhì)的全部外界來源。媽媽乳汁里鐵含量雖然并不高,但勝在吸收率高。4個月后,最遲6個月,除了母乳喂養(yǎng)外,寶寶所需鐵質(zhì)大部分應該來自輔食。方廣輔食提示4-6個月月齡至1歲的寶寶最容易發(fā)生缺鐵性貧血,所以這一時期,媽媽們要留心寶寶,一旦出現(xiàn)缺鐵癥狀就要及時給寶寶補鐵。
方廣提示半歲寶寶要添加含鐵食物預防嬰幼兒缺鐵,促進孩子的智力發(fā)育,要從媽媽和寶寶兩手抓。一方面,寶寶在出生后的頭4個月,之所以不易缺鐵是媽媽孕期的功勞。孕媽媽守護著胎兒的營養(yǎng),方廣建議媽媽在孕期就應該定期抽血檢查是否缺鐵,多吃富含鐵質(zhì)的食物,增加寶寶早期的鐵儲備。孕婦補鐵,紅肉是最佳食物選擇。此外,動物血液、貝類等也富含鐵質(zhì)。方廣提示動物肝臟雖然含鐵也很豐富,但考慮到肝臟是個解毒器官,很容易受污染,并不是孕婦理想的補鐵佳品。
對初生嬰兒來說,方廣輔食依舊提倡母乳喂養(yǎng),因為母乳中鐵的吸收率要高于牛奶。但母乳同時卻是“貧”鐵食物,母乳中的鐵含量偏低。加之一些年輕母親擔心發(fā)胖,為了在產(chǎn)后能夠保持苗條,不愿多吃,或錯誤地認為多喝湯水就能產(chǎn)生足夠、優(yōu)質(zhì)的奶,不知道大部分營養(yǎng)物質(zhì),包括鐵元素等還是在“湯渣”里。也有些母親的飲食比較單調(diào),對含鐵食物攝入很少。如此這些都會使得母乳含鐵量進一步降低。方廣輔食建議哺乳的媽媽要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以保證乳汁中鐵的含量。
另一方面,在寶寶滿4個月后,嬰兒的鐵需要量增加(每日的需鐵量為10毫克),而出生時從母體帶來的鐵用到4-5個月已基本耗盡,方廣輔食建議應針對寶寶的實際情況,可以按不同月齡、不同生理特點以及不同的喂養(yǎng)方式給寶寶添加一些含鐵多的輔食,先從菜水、蛋黃開始,以后逐漸添加新鮮菜泥、肝泥、肉泥、魚泥及鐵強化食品(如鐵強化米粉、配方奶粉等)。
當寶寶的食物從輔食過渡到正常膳食后,媽媽可將其食譜內(nèi)容擴大,增加動物血、黑木耳、紫菜、芝麻、大豆及其制品等含鐵豐富的食物,并讓寶寶多吃新鮮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和水果。方廣輔食提示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能促進鐵更好地吸收,因此,半歲后的寶寶在攝入高鐵食物的同時,不妨讓寶寶喝點番茄汁、草莓汁、柑橘汁等。當然,如果出現(xiàn)缺鐵性貧血,根據(jù)需要也可服用一些鐵劑,這需要在兒科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