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風云人物,而在他們當中最負有盛名要說只能是曹操,就像曹操可以煮酒論英雄一樣,確實也只有曹操能冠以英雄的稱號。而曹操最后之所以能一統(tǒng)北方,與一場戰(zhàn)爭有直接的關系,那就是官渡之戰(zhàn)。
在建安元年的時候,曹操就挾持了漢獻帝,在政治上形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給自己上贏得了巨大的先天優(yōu)勢。在之后的兩三年里,曹操先后消滅了袁術、呂布勢力,使得自己的地盤西達關中,東達兗、豫、徐州,實際控制了黃河以南,淮、漢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qū),在北方大地上形成了和袁紹對峙的局面。
就曹操集團不斷壯大的情況下,北方的袁紹卻不服氣了,他覺得自己實力遠超曹操,也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于是到建安四年六月份,袁紹率領精兵10萬、戰(zhàn)馬10萬匹,南下進攻曹操的“首都”許昌。到建安五年正月,袁紹發(fā)布了討曹檄文,就兵發(fā)黎陽,欲渡過黃河,伺機與曹操的主力部隊進行決戰(zhàn)。同年十月份,袁紹令淳于瓊領兵萬人護送糧草,屯積在距離袁軍大營以北約20公里的故市和烏巢。
由于袁紹的自大,不聽謀士許攸之言,許攸一氣之下投奔曹操,給曹操帶去了淳于瓊守衛(wèi)烏巢的情報,并獻計曹操出輕兵奇襲烏巢,燒掉袁紹輜重。曹操立即親率輕騎5000,打著袁紹的旗號,利用黑夜抄小路偷襲烏巢,并一把火燒了袁紹的糧草輜重。而袁紹在得到曹操襲擊烏巢消息后,沒有正確把握戰(zhàn)爭局勢,只派一部兵力救援烏巢,卻用主力部隊猛攻官渡之地的曹軍大營。
哪料到曹營非常堅固,久攻不下。這就給曹操贏得了非常寶貴的時間差,當烏巢糧草被燒的消息傳到袁軍前線后,袁紹軍隊的軍心受到嚴重的動搖,并造成袁軍內部分裂。曹操則乘勢出擊,打的袁紹只帶出800余騎逃回河北,曹操在這場戰(zhàn)役中先后殲滅和坑殺袁軍7萬余人,贏得了官渡之戰(zhàn)的勝利,使得曹操從此一統(tǒng)北方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