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0余件活動物資,255場食安知識培訓,48場知識競賽和征文活動,7900余名消費者應邀參觀工廠……康師傅飲品食品安全月活動在其66家工廠及所在城市開展以來,參與者的熱情堪比為“偶像”“瘋狂打call”的粉絲。無論是康師傅員工及家屬、經銷商、供應商,還是來自學校、企業(yè)團體、政府部門的參與者或普通消費者,都通過這一活動,關注并致力于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
多樣形式,助力食安宣傳
“草地上有一瓶水,兩名著裝統一的康師傅員工走進了瓶子里,走進了美好生活。”有趣的錯位拍攝,“走進放心水=走進美好生活”的美好寓意,讓一段創(chuàng)意視頻在網絡上傳播開來。
從事瓶裝水生產管理的康師傅工作人員,變身會玩又走心的“抖音小哥哥”,通過創(chuàng)意創(chuàng)作為康師傅蘇州供應鏈部的“主題文藝大賽”奉獻了優(yōu)秀作品。此外,還有員工奉獻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詩歌作品、漫畫作品、油畫作品助力,使得蘇州供應鏈部成為食安月活動中的“文藝擔當”。
窺一斑而見全豹,由此可見康師傅食安月活動的一個突出特點——形式的多樣性與創(chuàng)新性。比如,進行食品安全培訓,有主管培訓、一線員工培訓、營業(yè)培訓、勞務工培訓等針對不同員工主體的培訓,有外部培訓、專業(yè)技能培訓等滿足員工多樣化學習發(fā)展需求;針對食堂場景的視頻小課堂,針對“移動化”辦公學習趨勢推出的E-learning移動大學,充分滿足員工不同場景下的食安學習需求。在學習后,員工通過趣味食安競答、征文大賽、CIS線上食安知識競賽檢驗學習成果,保證了食安活動的到達率和有效性。
主體多元,你我都是追夢人
食品安全是關乎人民利益和社會發(fā)展的大事,食安月活動絕不僅開展于康師傅66家工廠中,必須走出生產廠家,走向所在城市,走向更多食品安全相關方。
在康飲的66家工廠中,有47家邀請職能部門到廠指導,邀請7900余名消費者參觀工廠。其中,來自幼兒園、小學的孩子們,親自觀察顯微鏡,操作科學實驗,收獲了食品安全知識,播下了關注食安問題的種子;大學生們通過參觀,增強了對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信心,愿意承擔起更多的食品安全責任。
“請進來”參觀之外,康師傅還積極“走出去”,開展進社區(qū)、進校園、健康行等活動。社區(qū)居民通過食安活動,提升了食品安全意識,增強了對于康師傅品牌的認同感。校園里的康師傅食安宣傳隊,仿佛一個校園社團,與學生們打成一片,增強了傳播效果。奧跑、徒步等戶外活動的“跑友”、“驢友”們在運動之余,尤其關注飲水安全問題,對康師傅系列飲品充滿了興趣。
可以說,這既是一系列食品安全宣傳活動,也是康師傅懷抱感恩之心回饋社會的公益活動。
踐行社會責任,康師傅一直在路上
康師傅回饋社會、履行社會責任的傳統由來已久。作為一家植根于中國二十幾年的企業(yè),康師傅始終將社會責任放在首位,遵循“永續(xù)經營、回饋社會”的原則,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軌跡。
縱觀康師傅歷年來在公益事業(yè)上的投入,其公益善行涉及環(huán)保、助學、醫(yī)療、體育、助殘、賑災、扶貧、兩岸文化交流等公益事業(yè)的各個方面,堅守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經營之道。開展食品安全月活動,既是康師傅提升自身食品安全意識和水平的不懈努力,也是康師傅關注社會各方利益,解決食品安全這一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