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小周因調皮走馬路牙子的時候崴到了腳,心疼的媽媽回家趕緊用紅花油揉,熱毛巾敷……晚上發(fā)現(xiàn)腳背已經腫的饅頭大……(無知害死人啊)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有關熱敷和冰敷的事情,看看熱敷和冰敷都該在什么情況下應用。
熱敷
熱敷是理療中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是用熱的物體如熱水袋或熱毛巾置于痛處來消除或減輕疼痛。它能使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huán)加速,起到消炎、消腫、祛寒濕、減輕疼痛、消除疲勞的作用。所以適用于慢性炎癥及痛癥。例如慢性腰頸痛、慢性退化性膝關節(jié)炎、肌肉疲勞或痙攣等。
禁忌癥:
1.炎癥的急性期和受傷后。
2.循環(huán)功能障礙。
3.開放性傷口。
4.急性感染區(qū)域和皮炎區(qū)域。
5.對熱過敏。
熱敷時間:
熱敷時,不是越熱越好,只要有溫暖的感覺就好,溫度宜在;熱敷治療期間不宜做太多的動作;不能睡覺,以防燙傷;熱敷一般不超過20分鐘;熱敷后,休息10分鐘再活動。
冰敷
冰敷是降低組織的溫度以達到治療效果的方法。冷卻可以減少組織血液量及減慢組織的新陳代謝,因此,急性發(fā)炎或是剛受傷的時候要冰敷,可降低出血及發(fā)炎的情況。另外對于痙攣,肌肉攣縮也有一定的效果,還有可提升痛閾而降低疼痛。
冰敷時間:
如果冰袋的溫度在15攝氏度以上則冰敷可達30分鐘以上;如果冰袋的溫度低于5攝氏度則不能超過10分鐘。長時間的冰敷不僅危險,而且會使冰敷的效應降低,所以應嚴格控制冰敷的時間。我們可以采用每間隔2小時一次冰敷來控制癥狀。
注意事項:
1.開放性傷口不宜冰敷,可冰敷傷口周圍。
2.高血壓者冰敷時,溫度不宜太低,以免血壓升高太多。
3. 冰敷之后如有局部肌肉無力、遲鈍、動作不靈巧的情形,下次不宜再冰敷。
4.病人感覺不好或精神狀態(tài)較差者,不宜冰敷。
5.年紀很小或很大的病人,溫度不宜太低。
6.隨時觀察使用部位與病人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