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山上的那一顆歪脖子樹,原本是非常普通的樹,但是明朝的最后一代皇帝崇禎卻在那邊上吊自盡,這就變得不尋常了。現(xiàn)在這顆樹怎么樣了呢?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克北京。崇禎皇帝逼迫周皇后自殺,又提刀殺死了除太子以外的所有子女和后宮妃嬪們,帶著太監(jiān)王承恩跑到煤山,在一棵歪脖子樹上,三尺白綾,結(jié)束了他短暫的一生,也結(jié)束了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春秋。
崇禎皇帝死時左腳是光著的,右腳穿著一只紅鞋,身邊只有太監(jiān)王承恩一人作陪。死前崇禎皇帝曾在太監(jiān)藍色的袍服上寫著,“朕死,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發(fā)覆面。任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就是說他死了,尸體可以任由李自成分割,但是不要傷害百姓一人。如此作為,令人唏噓。
其實,大明王朝的覆滅,并非是崇禎帝朱由檢導致的,因為他并不是一個昏君,他也不想看到明朝滅亡,當時那種情況換做誰都無力回天。雖然他滿懷抱負,無奈,明朝覆滅前的民間,就已經(jīng)民意四起了,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也把明朝視為一塊肥肉,生存在內(nèi)憂外患中的明朝,最終還是滅在了自己人的手里,拱手將先祖打下的江山讓給了別人。
清朝一統(tǒng)天下之后,派人將這棵樹保護了起來,因為這棵樹見證了清朝的強盛,同時也是明朝屈辱的象征。300多年過去了,煤山之上仍然屹立著一顆樹,可惜的是,這棵樹已經(jīng)不再是那棵歪脖子樹了,崇禎皇帝當時上吊的煤山歪脖子樹,“破四舊”中也被砍伐了。現(xiàn)在的這棵樹是1996年管理人員從別處移來的,是一顆已經(jīng)活了150歲古槐,樹下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寫著“明思宗殉國處”六個大字,用以銘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