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招普通老百姓厭惡的是哪些人?不是那些為了生計干些偷雞摸狗事情的小盜小偷,也不是那些會仗勢欺人的地痞流氓,相反的最令老百姓厭惡的,恰恰是那些身居高位吃人不吐骨頭的官爺大貪官。
就連當年孔老夫子都曾經說過:“苛政猛于虎”,這里的苛政指的自然就是那些不顧百姓死活,一味只會抽取民脂民膏的貪官了。
貪官固然可恨,但有些時候卻還是極其有人情味的,比如今天我們要來講的這位。一提起清朝時候最大的貪官,大家腦海里都會十分自然地聯(lián)想到同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滿清第一大貪官和珅。
許多影視作品上對他的形象描述,簡直已經做到了入木三分的程度,這才不怪乎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聯(lián)想到他。
在真實的歷史上,和珅其實并不像影視作品上面所刻畫的形象那么不堪。和珅不僅人長的帥,還能文能武,講的話又十分好聽,剛愛是的他只是作為帶刀侍衛(wèi)才被招進宮里。乾隆爺看著小伙子機靈,不到幾年時間,原本做帶刀侍衛(wèi)的和珅,就連升數(shù)級,受到乾隆爺?shù)目粗,一躍成為軍機大臣。
俗話說得好,權力會使人瘋狂,男人一旦有了權力,那么就一定會變壞。這點放在和珅身上照樣適用,坐上軍機大臣位子后,和珅就開始改變了,心里的貪欲也隨之釋放了出來。由于極受乾隆爺重用,乾隆為了拉攏和珅,還不惜下大本錢,將自家的公主下嫁給了和珅的兒子,企圖利用皇親國戚來套住和珅。
那個時候的和珅,其地位簡直就是位極人臣,滿朝文武上下都對和大人唯唯諾諾,不敢輕易觸碰到他。于是和珅開始了買官賣官的貪污之路,甚至有些官職還明碼標價,收受了大量的錢財,一時間無限風光。
和珅的貪把他送上了絕路,等到他的老靠山乾隆爺駕崩后,他的境況一下子危急了起來,因為新帝嘉慶對自己很不對付,一心都想著干掉自己。
嘉慶在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在民間聽到了許多關于和珅貪贓枉法的事跡,無奈當時父皇極為寵愛和珅,自己又只是一個太子沒啥實權,無法真正扳倒他。這回總算如愿以償順利當上了皇帝,自然要拿和珅來開開刀,但也不好直接下死手,畢竟自己家的姐姐還是人家兒媳婦呢。于是抄了和珅的家,僅僅賜死了和珅,沒有牽連到和珅的其他家人身上。
眾人都知道和珅大貪,應該什么都一毛不拔,但其實他對自己家人極好,什么都很大方,很有人情味,不像其他貪官那樣,身上只有一股銅臭味。
因為他對家人極好,當時嫁過來的皇家公主固倫和孝,還親自跑到自己弟弟嘉慶面前苦苦求情,希望能夠網開一面放過年老的公公。甚至和珅的幾個小妾豆蔻姑娘和吳卿憐,在得知和珅自盡后,也紛紛選擇追隨和珅共赴黃泉。
豆蔻姑娘還專門寫了兩首詩來悼念夫君,然后就從樓上一跳,頓時香消玉殞赴了黃泉。而吳卿憐也同樣如此,為了感激恩公,寫下了著名的絕句八章后選擇了上吊自盡,以報和珅昔日之恩。
她們流淚上報說:和大人是冤枉的,他絕不至于此,一定是被栽贓陷害的。雖然這話也是婦人之見,然而其感情也是真摯的,令人感動的。
只有生前真情流露,死后才能得到如此知己,寧愿舍身與之共赴黃泉,也不從此繼續(xù)茍且偷生。可見和珅對待自己的家人,必定極為用心、關愛,否則絕對不會有如此紅顏愿意這樣做。
貪了大半輩子的和珅,最后也是赤裸裸地離開了人世,也多了他對家人真心的付出,黃泉路上也有了兩紅顏的陪伴,不會孤零零地獨自上路,得妾如此,這也可以算是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