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努爾哈赤一生征戰(zhàn)無數(shù),根據(jù)《清史稿》的記載,其一生一共有16位妻妾,而這16位妻妾又恰好為努爾哈赤生了16個兒子,當然這16個兒子并不是16位妻妾每人都有,只是數(shù)字巧合而已。而在努爾哈赤的眾多兒子當中,皇太極跟多爾袞無疑是光芒最盛的兩人,那么除了此二人外,努爾哈赤都還有哪幾個兒子呢?
首先說長子褚英,他出生于公元1580年,母親是元妃佟佳氏,自小便跟著努爾哈赤征戰(zhàn)沙場,由于戰(zhàn)功卓著,被封為“阿爾哈圖土門”,同時還被努爾哈赤定為太子,但由于其性格缺陷,褚英跟其他兄弟之間并不是十分和睦,所以其他人便聯(lián)合起來一起討伐褚英,努爾哈赤也曾多次勸言,但褚英依然我行我素,還揚言說等自己掌權(quán)之后,一定要處死跟他作對的大臣跟兄弟,所以努爾哈赤一怒之下斬了褚英,死的時候才36歲。
次子代善,他出生于公元1583年,跟褚英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也跟著努爾哈赤多次征戰(zhàn),與褚英囂張跋扈的性格不同,代善為人就低調(diào)了許多,所以更為討努爾哈赤喜歡。在褚英死之后,很多政事努爾哈赤都是交給代善處理,而在努爾哈赤去世之后,代善聯(lián)合其他貝勒共同推舉了皇太極繼承汗位,皇太極建立大清朝之后,代善還被封為鐵帽子王,直到1684年因病去世,算是努爾哈赤幾個有作為的兒子當中活的比較長的一個。
三子阿拜,出生于公元1585年,母親是庶妃兆佳氏,出身決定地位,所以阿拜并不得努爾哈赤喜歡,出征打仗的時候也只能做個副手,后來被大清象征性的封了個鎮(zhèn)國將軍,在公元1653年去世,算是善終。至于四子湯古代,他跟阿拜同一年出生,母親也是庶妃,所以跟阿拜的待遇差不多,后來在守衛(wèi)灤州的時候,由于棄城逃亡,所以被皇太極罷黜了官職,在公元1640年郁郁而終。
五子莽古爾泰,出生于公元1587年,母親是繼妃富察氏,莽古爾泰驍勇善戰(zhàn),由于在薩爾滸大戰(zhàn)中的突出表現(xiàn),深的努爾哈赤器重,但由于富察氏行為不檢,努爾哈赤在沒有證據(jù)的情況下便把她貶為了庶人,而莽古爾泰為了能得到努爾哈赤的贊賞,便親手殺死了富察氏,這讓努爾哈赤對他的印象大為降低;侍珮O登上皇位之后,由于兄弟之間矛盾重重,所以皇太極便除了莽古爾泰的一應官職,在公元1632年郁郁而終。
六子塔拜,出生于公元1589年,母親是庶妃鈕祜祿氏,跟阿拜、湯古代一樣,不得努爾哈赤喜歡,一生戰(zhàn)功不顯,后來被封為輔國將軍,在公元1639年病死。至于七子阿巴泰,出生于公元1589年,母親是側(cè)妃伊爾根覺羅氏,所以阿巴泰的在努爾哈赤心中的位置也不高,在皇太極登上皇位之后,其他的兄弟都有加封,只有阿巴泰沒有,所以阿巴泰心中非常不滿,皇太極于是便讓他做了大將軍,在公元1646年去世。
八子皇太極,出生于公元1592年,母親是側(cè)妃葉赫那拉氏,雖然是側(cè)妃,但卻深受努爾哈赤的喜愛,而皇太極也非常聰明,在眾位兄弟中的表現(xiàn)也非常出色,所以在努爾哈赤死后,在眾人的擁護之下,皇太極順利繼承汗位,之后更是改國號為大清,一生都在為清軍入關而努力,可惜在公元1643年,清軍尚未入關,皇太極卻意外猝死。
九子巴布泰,出生于公元1592年,母親是庶妃嘉穆瑚覺羅氏,能力平常,所以史料記載不多,后來被封為奉國將軍,在公元1655年去世。十子德格類,也是公元1592年出生,跟莽古爾泰為親兄弟,由于受到莽古爾泰的牽連,皇太極削去了德格類的官職,在公元1635年去世。十一子巴布海,出生于公元1596年,跟巴布泰為親兄弟,由于獲罪,被順治皇帝連同妻兒一塊處死。
十二子阿濟格,出生于公元1605年,母親是側(cè)妃烏拉那拉氏,跟十四子多爾袞、十五子多鐸為親兄弟,由于對政事不敏感,所以一直都按多爾袞的要求辦事,在多爾袞死后,也想做一做攝政王的位置,不過卻被順治削去了官職,在公元1651年去世。而多爾袞,出生于公元1612年,軍功卓著,不僅帶領清軍入關,同時在任攝政王期間,更是把持了朝政大權(quán),可惜在公元1650年,多爾袞在狩獵的途中意外身亡,順治雖然按皇帝規(guī)格為多爾袞辦了葬禮,卻在不久后就對多爾袞掘墳鞭尸,并且削去了多爾袞生前一切封號。至于多鐸,緊比多爾袞少兩歲,戰(zhàn)功也非常顯著,乾隆年間詔配享太廟。一生戰(zhàn)功彪炳,乾隆帝稱其為“開國諸王戰(zhàn)功之最”,在揚州屠殺十日?上s在公元1649年,因為染上天花去世。
十三子賴慕布,出生于公元1611年,母親是庶妃西林覺羅氏。十六子費揚果,出生于公元1620年,母親沒有詳細記載,在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他們都還很小,史料也沒有過多的記載,賴慕布后來被封為奉國將軍,在公元1646年去世,而費揚果由于犯下大罪,至于具體為什么罪,已經(jīng)不可考究,在公元1640年被皇太極處死,才僅僅20歲。
縱觀努爾哈赤這16個兒子,其中有一半為清朝的創(chuàng)建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固然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也離不開他們本人各自的才能。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清史稿》等記載,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