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千年歷史中,朝代興衰更替,出現(xiàn)了無數(shù)英雄建功立業(yè),也有不少奸臣影響了歷史走向,看一下中國歷史上十大奸臣。
1趙高
秦朝時期趙國人,秦始皇幼子胡亥的老師。公元前210年七月,始皇死于出游途中,趙高勾結李斯合謀假造詔書,改立胡亥為秦二世。趙高后來殺死丞相李斯,把持朝政,直接導致了秦朝滅亡。
后果:如果沒有趙高,長子扶蘇繼任皇帝,秦朝可能會持續(xù)更久。
2董卓
東漢末年重要將領,隴西人,參與鎮(zhèn)壓黃巾起義。公元190年八月,率兵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從此把持朝政,激起各地諸侯反抗。董卓胡作非為,造成了東漢末年政權混亂,給國家和社會的穩(wěn)定帶來了巨大的破壞。
后果:導致了東漢覆滅,各地諸侯割據(jù),三國群雄爭霸。
3黃皓
三國時期蜀國宦官,伺候太子劉禪,又善于玩樂,巴結取悅皇帝。蜀國后期,他與朝廷大員陳祗共同干預蜀漢政事,蜀國滅亡后,司馬昭因為黃皓禍國殃民,將他凌遲處死。
后果:蜀國后期衰落的重要原因,大將軍姜維等人被排擠,不敢回成都。
4楊素
隋朝權臣,出身北朝士族,弘農華陰人,隋文帝楊堅時進爵越國公,掌握朝政。依靠晉王楊廣參與宮廷詭計,廢太子楊勇,殺隋文帝。楊廣當皇帝后把持朝政。
后果:殺隋文帝,廢太子楊勇,導致隋朝像秦朝一樣短命。
5李林甫
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肅王李叔良曾孫,唐玄宗時期擔任宰相。李林甫投合玄宗,排除異己,世稱“口有蜜,腹有劍”,他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最后演變成了歷史上聞名的“安史之亂”。
后果:唐朝衰落的直接導致者。
6安祿山
安祿山,唐朝時期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雜胡,受唐玄宗重用,成為平盧、范陽(今北京)、河東(今太原)三鎮(zhèn)的節(jié)度使,擁兵十多萬。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反唐,爆發(fā)了“安史之亂”。
后果:唐朝由盛變衰,北方藩鎮(zhèn)割據(jù),喪失西域。
7蔡京
北宋時期丞相,書法家,受徽宗寵信。蔡京貪贓枉法,陷害忠良,打擊異己,令百姓深惡痛絕。在他的專權下,朝廷充滿了奸邪之臣,朝政日益腐敗下去了。
后果:靖康之恥,北宋滅亡。
8秦檜
南宋高宗時期丞相,一直里通外國,為了完成金人的使命,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殘害抗金的大臣和將領。他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等人,釀成了千古冤案。
后果:南宋北伐失敗,偏安江南。
9魏忠賢
明朝熹宗時期擔任司禮秉筆太監(jiān),明熹宗是個“木匠天才”,魏忠賢逐漸專擅朝政。天啟五年(1625年)魏忠賢借熊廷弼事件,誣陷東林黨的左光斗、楊漣、周起元、周順昌、繆昌期等人有貪贓之罪,史稱“六君子之獄”,大肆搜捕東林黨人,迫害了大批朝臣。
后果:崇禎帝朱由檢登位,被法辦,自縊而死。
10和珅
清朝滿州正紅旗人,清乾隆皇帝的警衛(wèi),得到乾隆皇帝的賞識,成為最紅的權臣。和珅最大的本領是聚斂財物,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貪官。
后果:嘉慶即位,和珅被處死,家產被抄,其家產共有11億兩白銀,相當于清政府15年的財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