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惑仔陳浩南形象為國人所熟知的香港演員鄭伊健,有一個聽起來非常親切,又非常有韻味的綽號叫“伊面”。
伊面是什么呢?就是我們偷懶不想做飯時吃的方便面。
按照現(xiàn)在流傳的說法,方便面是二十世紀(jì)中期由華裔日本人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發(fā)明的,但方便面在中國南方又叫伊面這個事實證明“方便面之父”另有其人。
那么,方便面為什么在我國南方被稱為伊面呢?故事要從清朝中期的一次生日壽宴說起。
公元1806年前后,著名書法家、揚州知府伊秉綬在家中為老母親舉辦壽宴。因為那一天客人特別多,伊府的廚師有點手忙腳亂,顧此失彼,一不小心將煮熟的雞蛋面倒進了沸油鍋里,在這種情況下,他只好將錯就錯,把被炸過的雞蛋面快點撈出來,然后澆上高湯作為一種新面食端上桌去。沒想到客人們都對這種炸過的雞蛋面嘖嘖稱贊,大豎拇指,作為主人的伊秉綬既驚奇又驕傲,從而對這道美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伊秉綬是個書法家,在詩文上也有一定造詣,因此他家中經(jīng)常舉行文士書家云集的文化沙龍,客人太多的時候,家里的廚師往往忙不過來,于是,伊秉綬想起了母親壽宴那天的炸過的雞蛋面,并且有了一個奇思妙想。
在伊秉綬的指揮下,伊府的廚師先把面粉、雞蛋加水和勻,然后制成面條,并將其卷成數(shù)圈,接下來入鍋炸至金黃,最后把炸過的面條圈晾涼,儲存起來日后備用,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油炸方便面。
有了可以保存多日的油炸雞蛋面,當(dāng)伊秉綬家中客人很多的時候,廚師就會把這種面加上佐料,放到水中稍稍一煮,然后直接端上桌招待客人。著名詩人、書法家,號稱“嶺南第一才子”宋湘品嘗過這種面后非常喜歡當(dāng)他得知它還沒有自己的正式名字時,便說:“如此美食,竟無芳名,未免委屈。取名‘伊府面‘如何?”在場者無不拊掌叫好表示贊同,于是,伊秉綬創(chuàng)制的油炸雞蛋面便以“伊府面”之名流傳開來了,久而久之,就簡化成了我們現(xiàn)在所熟知的“伊面”。
雖然方便面和伊秉綬有著如此密切的關(guān)系,但人家并不以此揚名立腕,流芳百世,因為他不但是個大書法家,還是位深受百姓愛戴的大清官。就書法而言,伊秉綬的篆書隸書都有很高成就,隸書尤其突出,放縱飄逸,高古博大,自成一番氣象。就仕途而言,伊秉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惠州百姓主動為他設(shè)立生祠,揚州百姓在他離任時成群結(jié)隊灑淚相送,并將他請入三賢祠與歐陽修、蘇軾、王士禎三人一起接受奉祀,從此三賢祠變成了四賢祠,在揚州歷史上和中華歷史上留下了一段政壇佳話。
俗話說“郭嘉不死便無三國”,歷史上的郭嘉,到底有多恐怖?
日本二戰(zhàn)真是無條件投降?他們曾提出一個條件,不答應(yīng)就死戰(zhàn)不降
大仲馬:黑奴的后裔,卻有數(shù)百個情婦,生下個私生子全世界都知道
記者手記: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記巴西小城災(zāi)后重建
中學(xué)生學(xué)霸把英文寫成“印刷體”,不一般,專家:沒有個性
兩件事之后,康熙皇帝徹底戒煙,并發(fā)明了一種有效的戒煙手段
三等家庭把孩子養(yǎng)成廢物,二等家庭把孩子養(yǎng)成巨嬰,一等家庭……
女大學(xué)生當(dāng)眾給了蔡元培一耳光,這是為何?她后來結(jié)局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