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鄧子恢原本是粟老總的上司,在南方領(lǐng)導隊伍進行游擊戰(zhàn);李先念在軍中的威望,和徐海東是差不多的。張鼎丞、譚震林的貢獻,就更不用說。但是在主席的建議下,他們都放棄了大將的評選,可見他們的高風亮節(jié)。
授銜儀式資料圖
本文摘自:鳳凰網(wǎng)歷史,作者:一點資訊·老王觀歷史,原題:開國大將軍銜原定14人,毛主席一番話4人放棄評將,展現(xiàn)高風亮節(jié)
為了表彰在戰(zhàn)爭時有突出貢獻的戰(zhàn)士,也為了能夠讓他們的付出有對應的所得,我黨在一九五五年,決定進行大授銜。在組織的仔細考量下,幾百名將軍的到了相應的銜位。可是當初計劃的,比現(xiàn)在大家所知的銜位還要多。少的那一部分,是因為將軍們主動放棄了。今天我們就來揭曉這段事情。
在進行授銜之前,我軍擬定了一份名單。按著這個名單,一家服裝廠在趕制相應的衣服,其中有個特殊的衣服,是給大元帥的。這個大元帥,就是毛主席?墒且路绞郑飨瘏s一次也沒有穿過。那件威風帥氣、印著徽章、帶有我國標致的軍服,一直被主席好好的存放著。
因為主席在工作中,作為重視的就是群眾。在得知自己被封為了大元帥,他就提出了意見。他說:我平時與人民接觸的時候很多,如果穿著這個衣服,我自己感覺別扭,人們也感覺不親切。這樣我的工作就沒那么容易進展。所以這個銜位我干脆就不要了,而且我建議在各地工作的人,都不要授銜為好。
鄧小平等人聽了主席的話,覺得十分有道理,就學主席一樣,將自己的銜位舍棄了。不僅如此,現(xiàn)在的十大將,原本還要多四位。鄧子恢原本是粟老總的上司,在南方領(lǐng)導隊伍進行游擊戰(zhàn);李先念在軍中的威望,和徐海東是差不多的。張鼎丞、譚震林的貢獻,就更不用說。但是在主席的建議下,他們都放棄了大將的評選,可見他們的高風亮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