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起“叛徒"這個詞,那是人人都特別的厭惡。畢竟在人們眼里,”叛徒“不是什么好人。比如漢朝的叛徒中行說投敵叛國,造成漢朝邊境被匈奴摧殘。叛徒通常都是沒有人性出賣國家之人,而在歷史上就有這么幾個”叛徒“讓人討厭不起來,反而十分的同情與惋惜他們。
第一位王繼忠。王繼忠做事向來干練果斷,十分的被真宗器重,在一次遼軍攻打宋朝時,王繼忠就擔起重任領兵去抵御。戰(zhàn)爭打的是尤其激烈,遼軍因王繼忠的英勇,始終攻不下城池,于是就突然變招,王繼忠因寡不敵眾不幸被俘虜了,遼國蕭太后特別惜才,為了留下王繼忠,還把公主許配給他了。王繼忠為了老百姓與宋軍,便努力使遼宋議和,他為遼宋兩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第二位黃權。黃權在年輕時跟著劉璋,在劉璋被劉備拿下的時候,他便隨著主子歸降劉備了,劉備稱帝時便封黃權為治中從事,對他也是十分的看重,在關羽被殺害后,劉備心痛至極選擇為他復仇,黃權是拼死的阻擋劉備,劉備聽不進去,堅持出兵討伐吳國,結果劉備戰(zhàn)敗,而黃權因返蜀道路被吳軍摧毀,就投靠了魏國,蜀國有人氣不過,要抓黃權這個叛徒。劉備立馬就說:”黃權從來沒有對不起我,是我不聽勸對不起他啊!“
第三位伍子胥。伍子胥的父親乃是楚國太子建的太傅。費無極和太子建因爭奪秦女事件而結下了梁子,費無極沒得到此女子便心懷仇恨,誣陷設計太子建和伍子胥的父親,導致其父慘死,太子建被流亡,伍子胥就逃亡到吳國了。在吳國輔助君王,為了表達其忠心,伍子胥還鞭尸楚平王,來報殺父之仇,可惜還是未能躲過奸臣的陷害,伍子胥落得個被吳王夫差賜死的結局。
第四位李陵。李陵是真的讓人痛心不已。他處于將門之后,不僅有勇有謀,其膽識騎射也是驚人,在一次討伐匈奴,他主動請纓上戰(zhàn)場,他帶著五千名步兵出戰(zhàn),卻不想匈奴有八萬精兵,雙方的兵力懸殊實在是太大,李陵只好奮勇殺敵,誰知這時官敢投靠了匈奴,出賣了他,使得他被迫投降。漢武帝得知此事大發(fā)雷霆,不聽司馬遷相勸,把李陵的家人都趕盡殺絕了,徹底斷了李陵的退路,心如死灰的李陵在匈奴這生活,從沒有幫過匈奴,如行尸走肉般孤獨終老到離去。
這四位“叛徒”真的是一個比一個讓人揪心,他們的人生路太過于顛沛流離。尤其是李陵,真冤啊。你們覺得呢?喜歡小編的可以關注一下,評論留下你的想法,一起來分享討論。
你有梅花一樣堅強的品質,你有山川一樣偉岸的身影,你有大海一樣深厚的內涵,你有水庫一樣豐富的積淀。所以我們一致尊稱你為:梅川內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