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的富裕,買車對中國人來說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有的人甚至擁有幾輛車。因為汽車太多了,堵車在中國已經(jīng)成了常態(tài)。這為汽車制造廠創(chuàng)造出了巨大得到商機,外國廠商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本土廠商也獲得了極快的發(fā)展,長城吉利等已可與進出口PK了。
有機遇,但對于廠商來說競爭也大了,為了滿足車主的需求,廠商們不得不對汽車進行更新?lián)Q代。這就造成了一種現(xiàn)象,那就是廠商過于追求新款,從而對老款造成打擊。一旦一款車在半年內(nèi)銷售部出去,就難以賣出去了,因為新款出來了,從而被迫成為庫存車。
成為庫存車就不好賣了,甚至?xí)斐纱罅糠e壓,這種現(xiàn)象不是廠商想看到的,但也必須面對。在我們看來,這并不算什么難事,可以減價大甩賣,在生活中,我們頻見服裝大甩賣的標(biāo)語。然而,廠商可不會像我們這樣想,因為他們寧愿報廢也不會大甩賣的。
少賺也是賺,廠商為什么不這樣想呢?因為廠商也有難言之隱,因為甩賣的后果他們承受不起。
影響新車銷售
庫存車之所以成為庫存車,這是因為有新款已經(jīng)問世了。如果為了消化庫存車,而大降價,極可能會吸引消費者的關(guān)注,從而大售一空。這就回造成新款賣不出得到尷尬,進而制造出新的一批庫存車,從而造成惡性循環(huán)。
傷害品牌
汽車賣的是質(zhì)量,也是品牌,這也是寶馬奔馳之所以能暢銷的一大關(guān)鍵。對于汽車廠商來說,他們對自己的品牌都有一定的定位。如果對庫存車大降價,這極可能會毀掉該品牌汽車的聲譽。
成本不允許
在很多人看來,汽車是高利潤的行業(yè),因為成本看上去不高,而售價最低也有數(shù)萬。實際上,制造一輛汽車不止需要原材料與人工成本,還需要支付高額的稅收。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還有一些附加稅,這些廠商都需要交。這樣一算下來,制造一輛汽車的成本就很高了,也不允許甩賣出現(xiàn)。
既然不能甩賣,那么廠商只能把庫存車報廢嗎?廠商也不傻,他們也有一些辦法來處理庫存車。
把車便宜賣給員工
把汽車便宜賣給員工,就當(dāng)發(fā)福利了,能贏得員工的好感,還能順便消化一部分庫存車。
當(dāng)二手車賣
新車不能大規(guī)模降價,但二手車卻可以,因為便宜是二手車的特點。在二手車市場上,有時我們會見到一些車子非常新,還僅僅跑了幾百公里,這些車就極可能是庫存車。
拆零出售
因為汽車經(jīng)常壞,會有換件等事情發(fā)生,原裝配件極受歡迎。抓住了消費者的這一心理,廠商就對整車拆零出售,有時候賣出的錢比整車賣還高。
如果這些招都不見效,那么廠商就會采取報廢的路數(shù)了。雖然賠了錢,但廠商維持住了品牌的價值,也算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