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的大起義中,農(nóng)民軍中涌現(xiàn)出許多杰出的統(tǒng)帥,其中在民間最出名的大概就是李自成和張獻忠了。時到今日,關于張獻忠最為引入注目的不過是他當年干下的混賬事,殺人狂之類的罵名已是蓋棺定論了。但李自成卻不同,他相較于張獻忠倒顯得更為復雜,關于他的評價毀譽參半,甚至他的死都成了一個謎,而在后世傳說中李自成最大的秘密就是他的藏寶之地。
農(nóng)民軍領袖的故事在民間一向是廣為流傳的,就比如張獻忠,他是被清軍射死在鳳凰山的。張獻忠死后,如今鳳凰山的各個山頭都因為他改了名字。比如山北一峰,現(xiàn)稱插旗嶺,傳說當年作戰(zhàn)時張獻忠部隊的軍旗立于此峰而得名,山東南又有意帶箭嶺,相傳那時張獻忠中箭負傷被手下?lián)屃嘶貋,最后回到此嶺時傷重而亡。
類似的傳說在全國各地都可謂是不勝枚舉,而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流傳至今的民間故事也有一定的真實性,就比如說張獻忠埋在四川岷江地區(qū)的寶藏一事,前些年已被考古學家找到,里面藏的那確實是真金白銀的硬貨。話說回來,與張獻忠同時的李自成亦有寶藏,而且他比張獻忠可還要強得多。
明朝就有一個官員曾說過平定張獻忠是容易的,平定李自成就困難了,因為“獻,人之所畏;闖,人之所附。”同樣是有一定軍事才能的領袖,李自成胸有雄略能成大事,張獻忠獨好殺人終不過茍據(jù)一方。李自成當年在中原一時無人能敵,建立了大順朝當了皇帝,而明朝更是被他滅亡。但進了北京城后,農(nóng)民軍卻被糖衣炮彈腐化,李自成的失敗自此開始。
李自成入北京時,對待明朝的太監(jiān)、親王等大戶全部抄家處理,一下搜出幾千萬兩銀子,這個數(shù)目可比明朝國家十來年的收入。后來李自成被清軍打敗,一路從北京退到湖北地區(qū),傳說他逃離北京時裝了滿滿十八條大船的財物,以圖卷土重來?上Р痪盟蛿⊥隽耍@筆大財?shù)娜ヌ庪S之成謎,這就是民間關于李自成寶藏的由來。
有人說,李自成一邊南逃一邊散財,這個說法不是沒有依據(jù)的,因為全國各地都有李自成寶藏之說流傳。
山西晉商是清時全國有名的商人團體,而他們之中就有幫李自成埋寶的,多年后,他們?nèi)〕鰧毑禺斏獾牡捉,后來富甲一方。河南靈寶也有類似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劉中廉。在李自成敗走前,好幾個闖軍沖進了他的當鋪,一連搬進好幾個大木柱。
雖是稍作了偽裝,但心細的人都能看出那其實是箱子。士兵強硬地要劉中廉按寄存規(guī)矩收好貨,還給了一點錢財意思,劉中廉也不能不答應,誰知這闖軍一去不復返了。后來劉中廉清理倉庫時發(fā)現(xiàn),幾個箱子里竟排滿了銀錠,憑著這錢劉中廉最終成了十里八鄉(xiāng)有名的大富。
而再往南到了湖南,莽山地區(qū)仍有關于李自成寶藏的“三窯金”之傳說。據(jù)傳李自成當年雇了三十多個民夫藏寶于此,事后與事者全部被殺,當?shù)貎H流傳了一句謎語,此寶所藏之地的玄機就在其中。
七十年代時還有不少人深入莽山尋寶,其中有五個都是結(jié)拜兄弟。他們?nèi)肷角鞍l(fā)誓有福同享,最終的結(jié)局卻是自相殘殺,于此寶藏更蒙上了一層殺人詛咒的陰影。不過在各地進行發(fā)掘作業(yè)的科學家是不信邪的,至今各省多處發(fā)現(xiàn)的李自成寶藏大多出自他們之手,里面的財貨都算作國家文物,有少量還收藏在各地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