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寬厚仁愛、勤政愛民的皇帝而言、后世人從來不會吝惜溢美之詞,諸如漢武帝、唐太宗、康熙等帝王,后世人總喜歡為他們冠上“千古之帝”的美譽,盡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有時也難免會出現(xiàn)疏漏,以至于忽視了隱藏在歷史塵埃中的真正的千古之帝,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這個被后世人忽視的盛世明君宋仁宗。
說起宋仁宗趙禎,他或許沒有秦皇漢武那樣的大功業(yè);也沒有唐宗宋祖那樣的大智慧。但是他的仁愛、他的寬厚是幾千年歷史絕無僅有的,同時他開創(chuàng)的“仁宗盛治”與“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盛世局面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宋仁宗趙禎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他本名叫趙受益,歷史上最有名的貍貓換太子事件就說的是宋仁宗。宋仁宗是宋真宗趙恒的第六子,宋仁宗前邊有五個哥哥,但是都早年夭折。所以宋真宗對這個唯一的寶貝兒子格外寵愛,趙受益八歲這年被冊立為太子,并且改名為趙禎。
趙禎自幼性格寬厚仁慈,公元1022年、宋真宗駕崩,年僅13歲的趙禎繼承趙宋大統(tǒng)。宋仁宗即位后、先帝宋真宗的寵妃章獻明肅皇后劉氏被晉升為皇太后,因為仁宗年幼、趙宋天下的軍政大權(quán)由太后劉氏牢牢掌握。在劉氏垂簾聽政的這段時期內(nèi),宋仁宗并沒有多少建樹,十一年后、過足了權(quán)力癮的劉太后撒手而去,把諾大的大宋江山徹底交給了24歲的宋仁宗趙楨。
其實、對于宋仁宗趙楨而言、他的政治能力并不算太強,甚至可以說他在政治上并不具備大智慧,但是他最終卻開創(chuàng)出了一個“仁宗盛治”的盛世局面,這一切都歸咎于他寬厚、大度、仁慈的政治性格。而他的這種性格恰恰表現(xiàn)在他知人善用、善于納諫的良好政治品質(zhì)上。
后世人稱道不已的包青天就是這一時期的官員,可以說正是宋仁宗的大度、仁慈才成就了包公的一世英名,如果換做其他皇帝,包拯恐怕不知死了多少次了。宋仁宗到底大度到什么程度呢?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說明一下,趙楨的寵妃溫成皇后有一個叔叔叫張堯佐,官做的也挺大,但是有些不滿現(xiàn)狀,就向自己的侄女張皇后表露了想法。于是張皇后就向宋仁宗吹起了枕旁風,因為寵愛張皇后、宋仁宗就答應了張皇后的請求,第二天就讓張堯佐接任了三司使長官(財政部長)一職。
皇帝安排自己的國丈當一個財政部長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這讓身為監(jiān)察御史的包拯很不痛快,他認為張堯佐能力不行,不能夠勝任三司使一職,于是在朝堂上和宋仁宗據(jù)理力爭,說到激動處包拯唾沫星亂濺、一度噴的宋仁宗滿臉都是,一邊是自己的愛妃、一邊又是朝廷大臣,宋仁宗萬分為難,但最終還是向包拯等大臣妥協(xié)了。這樣觸犯皇帝威嚴的事情如果放在其他皇帝身上,恐怕早把包拯斬首示眾了,但是宋仁宗不但沒有怪罪包拯,還把他委以重任,足以看出宋仁宗大度、寬厚的品格。
因為趙楨知人善用、所以除了包拯之外,宋仁宗時期還出了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狄青等數(shù)量眾多的歷史名臣。
宋仁宗在位的四十二年里,能夠做到勤儉律己、廣納諫言,并大膽啟用人才進行改革,使得大宋達到了空前的盛世。文化上欣欣向榮,單從人才數(shù)量上看,唐宋八大家有六位都出在仁宗時期;科技上也是頗為強盛,四大發(fā)明中的三個也都是創(chuàng)造于宋仁宗時期。在社會的其他方面、也都呈現(xiàn)出一片平和、繁盛的局面。
宋仁宗的影響不僅在當時的大宋朝廷,在宋朝之外的遼國也是很深刻的!端问贰分杏涊d說,宋仁宗駕崩的消息傳到民間之后,洛陽城內(nèi)所有市民都罷市哭喪,上到七十歲的老人,下到幾歲的小孩,都痛哭流涕,平民百姓自發(fā)焚燒的紙錢彌漫整個洛陽上空。不僅如此、當宋仁宗駕崩的訃告?zhèn)鞯竭|國時,遼國的居民也哭成一片,遼道宗甚至抓住使臣的手一邊痛哭一邊說:“我要是出生在宋國,我連做仁宗身邊一個牽馬執(zhí)鞭的侍從的資格都不夠。”由此看來、宋仁宗在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
宋仁宗仁愛一生、寬厚一生,最終卻沒有子嗣延續(xù)血脈,三個兒子均早夭,十三個女兒也多數(shù)早亡。無奈只得把皇位傳給自己的養(yǎng)子趙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