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小時候都做過英雄夢,甚至想當蓋世英雄,拯救世界什么的。但隨著年歲漸長,碰過無數次壁之后才明白,自己不是當英雄的料,平頭百姓一個,成年累月為著升斗米糧,賣力地維持著生計,且自我安慰:“知足常樂”。
幸好,平頭百姓有平頭百姓的快樂,小民有小民的生存之道,就如《紅樓夢》中的王狗兒,一個京官后代,淪落成泥的平頭百姓,也依然活得精彩,無愧于心。
不是松樵度君子之腹,估計有不少人在看到“王狗兒”三個字時心里犯嘀咕,這貨是誰呀?其實也難怪,因為他有個超級厲害的丈母娘劉姥姥,兩進榮國府,占盡了風光,所以大家伙把他給忘了。然而,事實是,劉姥姥進榮國府,還是王狗兒支的招呢,劉姥姥只不過是執(zhí)行人罷了。由于劉姥姥表現(xiàn)得過于出色,所以王狗兒的光芒就不見了。其實,王狗兒也是很有光彩的。
王狗兒的祖父做過一任小小的京官,也算是體制中人。那年月,做京官沒有靠山,沒有親友圈,也是混不到多好的,清水衙門,或許就保不住家里的富貴了。為此,王狗兒的祖父想方設法尋門路,最終找到了金陵王家,“便連了宗認作侄兒”。金陵王家本家眾多,并不缺這門宗親,但是朋友多了路好走,蚊子再小也是塊肉——京官自然也會有京官的能量。宗就這么連了,只是連歸連,王熙鳳的祖父實在也不太看好這個侄兒的能量,并沒有指望能發(fā)揮多大作用,估且放著罷,自然也沒和族里其他人通氣,“那時只有王夫人之大兄鳳姐之父與王夫人隨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門連宗之族,余者皆不認識。”
這族連的,怎么看,都沒什么將來。后來,金陵王家發(fā)達了,而王狗兒祖父的官并沒有做大,到了王狗兒父親王成一代,皇糧設得吃的了,只得回鄉(xiāng)下種地。王成雖沒什么作為,但能有這么一門宗親,王家還是很自豪的。兒子王狗兒議親時,他還假裝不經意地和親家劉姥姥提過這事兒。為著驗明正身,劉姥姥和劉氏還去過王家一回,碰著王二小姐,熱情地招待了她們,“他們家的二小姐著實響快,會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現(xiàn)是榮國府賈二老爺的夫人。”——劉姥姥把這件事放在心中足足記了二十年!
只是,到了王狗兒手上,卻是一年不如一年了。父親病故,喪葬之后,卻是家無余糧了。王狗兒自己在外頭奔波來奔波去的,沒什么進項,家里劉氏忙進忙出,兩個孩子板兒和青兒也不是什么特別能花錢的熊孩子。“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天氣越來越涼了,該做棉衣服了?墒嵌靵砹,一家老小吃喝都成問題,更別說添置一兩件象樣的冬衣了。眼看著天邊烏云團團,就要下雪的樣子,狗兒吃了幾杯悶酒之后,就坐在家里生氣。
王狗兒逮誰都沒好眼色,丈母娘劉姥姥有點看不過去了。她本是積年的老寡婦,只有劉氏這么一個女兒,被王狗兒接到家里來帶孩子。這會兒見女婿只管找茬,就勸著他來。劉姥姥說,男子漢大丈夫,可不是有錢就顧頭不顧尾,沒錢就瞎生氣的,那得是有度量有魄力的。長安城下,到處都是錢,不過是不會拿罷了。
王狗兒一聽就來氣,急道:“你老只會炕頭兒上混說,難道叫我打劫偷去不成?”劉姥姥道:“誰叫你偷去呢。也到底想法兒大家裁度,不然那銀子錢自己跑到咱家來不成?”狗兒冷笑道:“有法兒還等到這會子呢。我又沒有收稅的親戚,作官的朋友,做官的朋友,有什么法子可想的?便有,也只怕他們未必來理我們呢!”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只有自己一個勞動力,家里雖有幾畝薄田,卻只勉強夠老小喝喝稀粥。一到冷天,又將近年關,哪里有錢撿呢。萬一來場大雪,可怎么過呢?
這會兒的王狗兒,估計和現(xiàn)在我們很多人一樣,為著房貸,車貸發(fā)愁,好在王狗兒那會兒,還有朽屋幾間,出行時,靠著兩條腿也不會有人說什么,車馬費基本不用。但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再不要什么消費,總還有幾張嘴等著吧?
劉姥姥倒是想起來了,說起了金陵王家的事,覺得這會兒去打個秋風,利用當年的王二小姐如今的王夫人的同情心,弄幾兩銀子來用用。
王狗兒一聽,頓時來了勁。曹氏白描道:“誰知狗兒利名心最重。”王狗兒馬上想到了辦法。劉氏年輕,不好上門;他一個大男人,上門討飯更是不合適,那就由劉姥姥帶著板兒去,一老一小的,就沖著多年前的交情,人家也不好意思趕出門。劉姥姥本是順口那么一說,沒想到王狗兒還真讓她去,此時她有點發(fā)怵,感嘆自己估計是白去一趟。王狗兒可不讓她打退堂鼓,說可以去找周瑞。原因嘛,就是當年周瑞和人家爭地,狗兒幫了他大忙,兩家關系不錯。
周瑞是王夫人的陪房。劉姥姥帶著孩子去,找到周瑞家的,成功地從王熙鳳手里討得二十兩銀子,一家人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二十兩銀子很多嗎?對于王熙鳳來說,不過是丫頭做衣服的零錢,可對于王狗兒這樣的貧窮家庭來說,卻是世上最美的雪中送炭。他用這銀子買了田地,進入小康模式。
王狗兒發(fā)家后,由劉姥姥再帶著幾袋土特產去賈府。結果這次劉姥姥大展特長,裝瘋賣傻,把賈府內宅上下,包括賈母在內的老老小小的主子丫頭全給逗弄得開懷大笑,著實歡樂。為表謝意,賈府上下都給了她豐厚的回報,不止衣服,吃食,丸藥,就連妙玉的古董杯子也給了她,裝了滿滿一車!要說劉姥姥是重情重義的人那是絕對的,但是咱也不能忘記,王狗兒才是王家的當家人。沒有王狗兒的許可,劉姥姥能拿著那么多東西去“走親戚”嗎?肯定不行。要不怎么說,不是一樣人,不進一家門呢?王狗兒也是個知恩圖報的,幾袋子瓜果不算什么,難得的是那一顆心。
后來賈府敗落,人人都逃得飛快,生怕和賈府沾上關系。巧姐的判詞說:“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紅樓夢曲.留余慶》云:“留余慶,留余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王狗兒和劉姥姥憑著自己微弱之力,冒著天大的危險救了巧姐。
王狗兒祖上與金陵王家連宗,同第三回賈雨村“拿著宗侄的名帖,至榮府的門前投了”,遙遙相對,異曲同工。賈雨村和王狗兒早期還真是非常相似。王熙鳳無意中從經濟上救濟了王狗兒,讓他脫了貧,賈政有意從政治上幫賈雨村重上官路。相較于王狗兒,賈雨村得利更多。
投桃報李,賈雨村也是做了事的。他為了討好賈府,把甄英蓮判給薛蟠,把石呆子的古扇強行奪過來。但到后來,他充當中山狼,湯勤第二,制造“通靈寶玉案”,導致林黛玉自縊,賈寶玉出家,薛寶釵自殺,賈府家散人亡,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王狗兒大字不識幾個,他的世界觀里只有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所以他得了好處,第一時間回報賈府,賈府大難來臨,他并沒有落井下石,而是盡力相幫,可以想見,以他一個京官后代白丁身份,要救犯了抄家滅族的罪犯,那得有多難,但是王狗兒做了,應了那句話:仗義每多屠狗輩(可不是屠自己喲)!
相較之下,高下立判。
滴水之恩涌泉報,是永遠的正能量,王狗兒雖一介小民,卻做得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