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金元明清的都城,是真龍?zhí)熳铀诘,所以北京城也留下了很多與龍相關(guān)的歷史故事、景點、文化和風俗習(xí)慣。而位于后海、恭王府附近的龍頭井街就是這樣的一條胡同。
其實很多人對龍頭井街并不熟悉,因為他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專門研究北京文化、研究明清歷史的人對這條街道應(yīng)該有所了解,因為這里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故事相傳是這樣的。這街上原有一口井,舊名為“人頭井”,說是由于井水清澈,打水人一低頭就能特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臉,好像照鏡子一樣。清代中期有一年大旱,北京水貴如油,城里的井十有八九都干了。而這人頭井的水卻是一天比一天足,人們奇怪極了。一天,附近廟中的一個小和尚來打水,模模糊糊地發(fā)現(xiàn)井水里有個龍頭在水波中晃來晃去,好象正吐水呢。消息傳到皇上耳朵里,皇上便派官員察看。來人趴在井口上向下一望,果真見到了一個龍頭。官員大吃一驚,這時忽聽喜鵲叫聲,抬頭一望,見一支喜鵲正落在古廟的鴟吻上。這官員恍然大悟,原來是廟上鴟吻倒映在井中,形似龍頭?蛇@一來二去,龍頭井就叫開了,井所在的這條胡同也成了龍頭井街。
事隔多年,龍頭井依然存在,這條街依然被大家稱作龍頭井街。而在井的旁邊,還立有一座白色的漢白玉石碑。
龍頭井街位于北京西城區(qū),北起定阜街,南至地安門西大街。 除了這頭著名的龍頭井,在龍頭井街附近很有很多有名的景點,不妨一同去看一下。
其一就是恭王府
龍頭井緊臨恭王府,假如來恭王府就要看下龍頭井;當然,來了龍頭井街,更要去逛下恭王府。
恭王府是清代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親王奕訢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恭王府規(guī)模宏大,占地約6萬平方米,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擁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處,布局講究,氣派非凡。恭王府歷經(jīng)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其二是輔仁大學(xué)舊址
龍頭井街1號院一邊是恭王府,一邊就是輔仁大學(xué)舊址。
曾經(jīng)有人說輔仁大學(xué)舊址是北京最美的大學(xué)校園,想必去過后一定會認可這個觀點?茨侵形骱翔档闹鳂,看那屋檐的雕龍畫棟,讓人眼前一亮:好一座巍峨的大樓,正門為漢白玉大拱門,三個歇山式屋頂,屋脊正中豎十字架,四角加歇山式角樓。樓墻厚重,磨磚對縫,收分明顯;基礎(chǔ)漢白玉須彌座,屋頂覆蓋綠琉璃瓦,中部三層,兩側(cè)二層,封火墻、封檐板、傳統(tǒng)的雕花門窗......,不愧是民國建筑中的優(yōu)秀作品,怪不得每天都有會外地游客前來參觀,是不是還會有些電影要來此拍攝外景。
其三是侯寶林的第二個居所
北京的文化名人很多,故居也很多,很多文化名人都在北京的很多地方居住過。侯寶林先生也不例外,他曾經(jīng)先后在廣播事業(yè)局宿舍、什剎海等多個地方居住過,但都是租住的房屋,只有東四頭條的故居是先生的房產(chǎn)。而什剎海附近就是住在龍頭井街32號,現(xiàn)在是和園。
而這段回憶在《侯寶林自傳》里曾被寫到:“我們不住在織染局了,我來到北京后住的第二個地方就離我現(xiàn)在住的房子大約一百米遠,叫龍頭井,F(xiàn)在的門牌是三十二號,是個路東的門兒。我們住在對著街門口的一間小東房里,比人家大房低一截兒。小東房旁邊的南山墻就是廁所,可以想像我那時住的地方條件是多么差了。”
其四是龍頭井微公園
從北海公園北門出來,過馬路向西100米,會看到一個有著濃郁傳統(tǒng)古典園林風格的開放式小公園——龍頭井微公園。公園里海棠、碧桃、斑竹掩映著一座雕梁畫棟的中式廊亭,與北海公園里的亭臺樓榭一脈相承,仿佛是北海公園里的景觀漫過高高的紅墻和地安門西大街,流淌到龍頭井胡同。
龍頭井微公園雖然不大,但布局精巧。公園中間是一個小型廣場,以廣場為中心,北側(cè)有一個半弧形的錯落狀臺階,仿佛敞開的懷抱擁著地安門西大街。為了讓這個廣場不突兀,并與車水馬龍的大街相隔,廣場的南側(cè)種植了一片鮮艷的紫羅蘭和蝴蝶花。
在廣場的東側(cè),有一條小徑通往地鐵口,小徑的南邊種植著海棠、碧桃、紫薇等一人多高的樹木,北側(cè)則栽了一排斑竹。這排斑竹一直延續(xù)到小廣場臺階的后身兒,其中,局部還建了一個小景點兒:郁郁蔥蔥的斑竹前面,鋪了一層白色的鵝卵石,鵝卵石中間,豎立著幾根漢白玉的石柱,每個石柱上都頂著一只精雕細琢的小獅子。很多人從此經(jīng)過,都忍不住去摸摸小獅子的頭。在廣場的西北角,有一個精巧的月亮門,通往龍頭井胡同,方便居民進出。廣場的西側(cè)是一座長方形的廊亭,古香古色、雕梁畫棟,好像從皇家園林里搬出來的一樣。
其五是古剎天寺庵
龍頭井街42號,是天壽庵,建于清朝同治年間,光緒年間擴建重修,為恭親王府祠堂,屬于家廟類宗教場所。
三壽庵坐北朝南,山門上有“古剎天壽庵”字樣。殿房共三十三間:前殿三間及東西配殿各三間,后殿三間帶左右耳房各二間,東西配殿各三間。供奉釋迦牟尼佛、關(guān)帝、觀音、西方三圣。院內(nèi)如今已是混亂的大雜院。
二月二就要來了,不妨來恭王府、輔仁大學(xué)舊址、龍頭井街逛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