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超级yin荡的高中女h文校园 ,绿色椅子在线观看,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版
華夏小康網  >  歷史 > 正文

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為何沉銀四川

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為何沉銀四川

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發(fā)掘出的銀錠。

近日,“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zhàn)場遺址考古成果展”在國博舉辦,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等500余件張獻忠“沉寶”再現世人眼前。關于這段往事的諸多細節(jié)也浮出水面。

張獻忠(1606-1647),字秉忠,號敬軒,陜西定邊縣人。他與李自成同鄉(xiāng)且同年生人,二人齊名,同為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同是老闖王高迎祥左膀右臂。

明崇禎三年(1630年),張獻忠在米脂響應王嘉胤起義,自號“八大王”。王嘉胤去世后歸順于老闖王高迎祥麾下。明崇禎九年(1636年)老闖王戰(zhàn)死,他與李自成各自“單飛”,李自成往黃河下游開辟地盤,張獻忠往南方長江流域“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兩只農民軍一支在北方、一支在南方起義。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國,年號永昌;張獻忠在成都建國,稱大西國,當時中國還有南明政權和滿清政權共四個政權,可謂群雄逐鹿。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zhàn)場遺址是怎么發(fā)現的呢?這得從江口沉銀盜寶案說起。

2013年清明節(jié)晚上,當地村民宋某身著潛水服下水尋寶摸到一個“金坨坨”。出水一看,一只栩栩如生的金老虎,文物商人袁某給宋某開出80萬元收購價。后來,宋某在發(fā)現金老虎不遠的地方,摸到一方印,經辨認印面為九疊篆文“永昌大元帥印”,癸未年仲冬吉日造(1643年農歷十一月某個吉利的日子)。

不可思議的是,這“永昌大元帥印”印上有四個凹陷,剛好和之前摸到的金老虎嚴絲合縫,80萬元的金老虎,配上金印,宋某以800萬元賣給了袁某,袁某又將“永昌大元帥金印”和銀錠等珍貴文物以1360萬元賣給了范某。宋某賣寶一夜暴富的消息不脛而走,不久,江邊越來越多成群結隊發(fā)財心切的尋寶人,組建了潛水隊下水盜取水下文物,倒賣給文物販子,引起公安部門的高度重視,成了2016年全國破獲的最大文物案。

為了搶救性發(fā)掘保護文物,2017年1月彭山江口沉銀水下考古取得重大進展,共出水文物三萬余件,有張獻忠大西政權的金封冊、“西王賞功”金幣、銘刻“大西”國號和年號的銀錠、“大順通寶”銅幣等。一直以來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廣為流傳,清政府、各路川軍、蔣介石都曾安排人手打撈探尋,“沉銀傳說”至此終于變成了事實。

據記載,1646年,明末農民起義首領張獻忠沿岷江攜帶1000多艘船的金銀財寶南下轉移財物,在彭山江口突遭明將楊展伏擊,由于防御和應急措施不完備,張獻忠被迫下令沉船,“沉銀”并非故意而為之,屬于迫于無奈之舉,所以江口沉銀遺址,稱“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zhàn)場遺址”更為準確。至于具體船沉在什么位置,當年誰也說不清楚。三百多年來,當地流傳一句關于沉銀的民謠:“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可惜沒人知道如何破譯。

張獻忠的錢多是出了名的,他每占領一地不但搜刮官府、豪紳的銀兩,甚至連百姓的民膏民脂也不放過。大西國政權建立后,官方公布私藏銀錢一兩者斬全家,私藏銀錢十兩者剝皮斬全家。相傳張獻忠占領四川后,當地豪紳惡霸紛紛逃出城去,將裝有金銀珠寶的竹杠運送到鄉(xiāng)下,這時,一個在旁邊抽旱煙的軍官覺得奇怪,一邊吸煙一邊想,楠竹出產在鄉(xiāng)間,做生意的人都是從鄉(xiāng)下拉竹子進城賣,哪有從城里頭拉竹子到鄉(xiāng)下去賣的?想到這兒,軍官就拿起煙袋桿兒走到車子邊上,舉起煙桿對著車上的竹杠敲,從聲音上判斷竹杠里頭有東西,正好張獻忠來巡查,軍官見狀,便上去與張獻忠耳語幾句。張獻忠一聽,拔出劍將竹杠一分為二,金銀珠寶散落一地。于是,“敲竹杠”一詞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國”后,為了政權需要,也組織了科舉考試。首場科舉考試,參照明朝程序和制度,取士120人(也有人說取士50人)。后來又組織了一次鄉(xiāng)試、會試聯(lián)考和特科考試,生拉硬拽強迫士子應試,由于士子們不配合,張獻忠命斬殺兩萬人,特科那次殺五千多人,考場氛圍異常恐怖。

大西政權的律法極為嚴苛,一旦犯罪,輕的被割耳割鼻、砍斷手足,重的斬首、凌遲,甚至效法朱元璋實行“剝皮填草”的酷刑。據說,張獻忠殺人如麻,還特別立碑明志,上邊刻著:“天生萬物以養(yǎng)人,人無一物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這就是有名的“七殺碑”。張獻忠究竟在四川殺了多少人,眾說紛紜。盡管在具體數額上,后世的史書記載有“夸張”的成分,但在某種程度上,的確造成四川成為地廣人稀之地。清康熙年間,清政府出臺優(yōu)惠政策,凡愿意遷到四川的五年內不收田租,有了“湖廣填四川”之說。

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zhàn),最終在四川西充鳳凰山中被清軍亂箭射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