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溝是吉林省梨樹縣石嶺鎮(zhèn)(今四平市鐵東區(qū))小孤山村一個偏僻的山區(qū)小屯。這里有一條大溝,住有6戶人家30口人,因于姓居多,故稱為于家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沙俄在這里制造了駭人聽聞的“于家溝慘案”,后來人們稱這里為“死人溝”。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與沙俄簽訂了《中東鐵路合同》,沙俄攫取了中國東北的鐵路修筑權(quán),在中國東北修筑中東鐵路。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沙俄又以“義和拳為亂,保護鐵路安全”為借口,大舉向中國東北增兵。南下的沙俄騎兵一部進駐石嶺子一帶,其中一個小分隊進駐到于家溝北1.5公里的劉家磨坊屯。俄軍進屯后逐戶搜查,抓雞、趕豬、牽牛,把寧靜的小山村鬧得雞犬不寧,糧食、畜禽被洗劫一空。于家溝屯居民聞訊驚慌,全屯人想逃到“圍里”(柳條邊南)避難,到山林里挖了地窖,將糧食、牲畜等隱藏一部分。八月二十八日,一伙沙俄士兵竄到于家溝,在大胡子班長的指揮下到處搶劫。找不到糧食和豬牛就抓雞打狗,老人于河上前阻攔,被他們打倒在地。當(dāng)大胡子班長帶領(lǐng)一個大個子士兵來到于永春家砸門窗、劈箱柜時,在附近躲避的于永春、于永青兄弟二人壓制不住胸中怒火,挺身而出與之理論,遭遇大胡子班長暴打。于永春忍無可忍,奪下大胡子班長手中的板斧,將大胡子班長砍倒。大個子士兵見勢拔腿就跑,被于永春、于永青前后夾擊攆至門前大柳樹下。于永青用木棒狠擊大個子士兵的頭部,將俄兵打倒在地。于永春操起板斧,向大個子士兵頭部劈去,使其當(dāng)場斃命。當(dāng)于永春回屋尋找大胡子班長時,發(fā)現(xiàn)大胡子班長已醒過來跑掉了。于永春手握板斧追至離劉家磨坊屯不遠處,發(fā)現(xiàn)有沙俄軍隊的崗哨,便立即組織全屯人向山里撤退。沙俄大胡子班長踉蹌地跑到駐地營房,一頭栽倒在地死去。
沙俄騎兵小隊發(fā)現(xiàn)大胡子班長被砍死后,下午立即集合人馬,傾巢出動,將于家溝屯團團圍住,放火燒了全屯所有的房屋。隱蔽在牛槽溝口的于永春舉起板斧,向為首的沙俄士兵砍下去。這個沙俄士兵調(diào)轉(zhuǎn)馬身欲逃,斧子砍在馬屁股上。后面的俄兵向于永春開槍射擊,于永春被射中右臂而倒地,慘死在一群俄兵的刺刀下。隱蔽在高處的于永青、于永祥見此情景要為死去的四哥報仇,被鄉(xiāng)親們攔住。沙俄馬隊在小隊長指揮下,繼續(xù)搜索,將王金老人的住宅團團圍住,向屋里開槍射擊,將王金老人一家5口人全部殺死。俄兵追至溝里,見人就殺,開槍打死在山坡上砍柴的賈廣榮和3個過路行人。在蒼子山,俄兵又搜到十幾名隱蔽的群眾,把他們逐一殺死。在這次血腥的大屠殺中,沙俄侵略軍殺害了29名無辜群眾。
1981年,于家溝抗俄遺址被吉林省政府列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9月,梨樹縣人民政府為了紀念在“于家溝慘案”中被沙俄侵略者慘殺的無辜群眾和于家溝人民反抗沙俄侵略暴行的事跡,修建“于家溝抗俄紀念碑”和“抗俄勇士于永春之墓”,將于家門前的大柳樹命名為“見證柳”。
于永春之墓
于家溝抗俄紀念碑
俗話說“郭嘉不死便無三國”,歷史上的郭嘉,到底有多恐怖?
日本二戰(zhàn)真是無條件投降?他們曾提出一個條件,不答應(yīng)就死戰(zhàn)不降
大仲馬:黑奴的后裔,卻有數(shù)百個情婦,生下個私生子全世界都知道
記者手記: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記巴西小城災(zāi)后重建
中學(xué)生學(xué)霸把英文寫成“印刷體”,不一般,專家:沒有個性
兩件事之后,康熙皇帝徹底戒煙,并發(fā)明了一種有效的戒煙手段
三等家庭把孩子養(yǎng)成廢物,二等家庭把孩子養(yǎng)成巨嬰,一等家庭……
女大學(xué)生當(dāng)眾給了蔡元培一耳光,這是為何?她后來結(jié)局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