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超级yin荡的高中女h文校园 ,绿色椅子在线观看,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版
華夏小康網  >  歷史 > 正文

辛棄疾到底有多厲害?

辛棄疾,不僅是詞人,更是能躍馬揮槍的將軍,武藝高強。他出生的時候,家鄉(xiāng)山東已經被金人占領,兩年后岳飛冤死,辛棄疾22歲時,拉起2千人的隊伍和金人作斗爭。

濟南城郊四鳳閘是辛棄疾的老家,金人也組織科舉考試,辛棄疾18歲的時候去燕京趕考,考了兩次未中。落榜后,他回到家鄉(xiāng),揭竿而起,與金人打游擊,正值金人舉國南侵,后方空虛。辛棄疾考慮到自己的隊伍勢單力薄,就投靠了當時山東境內一支最大的義軍,首領叫耿京。

投靠不久,就發(fā)生了一件事,有個叫義端的花和尚,偷了耿京的帥印朝金人營寨跑去。義端原來是小股起義軍的首領,被辛棄疾拉到耿京的帳下。帥印丟失,耿京拿辛棄疾問罪。辛棄疾立下軍令狀,發(fā)誓一定要捉拿義端,拿回帥印。

辛棄疾帶著一對人馬,一路疾馳追到金兵營寨,殺了金軍猛將,活捉了義端,就地將其正法。金人對后方的起義軍用起了招撫策略,下山的都是良民。辛棄疾建議耿京聯(lián)系宋朝廷,愿意歸宋軍節(jié)制,如此起義軍在山東能立足就立足,不能立足就南下歸宋。

耿京同意了,派辛棄疾和起義軍二號人物賈瑞南下聯(lián)系宋朝廷。二十來歲的辛棄疾,身著錦袍,騎著白馬飛馳,英姿勃勃。大字不識的賈瑞驚嘆辛將軍文武雙全全勝關羽。

他們來到南京,受到了宋高宗趙構的重視,封耿京為“天平軍節(jié)度使”,辛棄疾和賈瑞在南京玩了幾天,帶著圣旨往回走。

可惜,山東有變,耿京下屬張安國勾結金人,暗殺了耿京。等辛棄疾二人抵達山東,張安國已經做了濟州知州。辛棄疾帶著五十騎人馬去假意求見張安國,喝醉的張安國以為辛棄疾來投降,沒想到辛棄疾剛一入府廳就將其擒住。辛棄疾拿出圣旨大呼十萬宋軍即將打過來。

濟州的這萬余駐軍本就是耿京的部下,一見圣旨,紛紛下拜,張安國也身首異處。辛棄疾和其他將領帶著一萬多人馬連夜南下,抵達南宋境內。辛棄疾官封江陰軍簽判,這是個基層官,相比來說,封得官太小了。

到了南方沒有仗打,辛棄疾寫了一篇著名的軍事論文《美芹十論》又叫叫《御戎十論》。他的軍事策略并沒有受到宋孝宗的重視,主要也是時機不好,張浚北伐失利,主和派抬頭。

辛棄疾依然保持著舞刀弄槍的狀態(tài),隨時準備馳騁疆場,他擅長刀、戈、槍。他后來升調建康(南京)府任通判,金陵歌舞升平,他也娶妻生子。

1170年,宋孝宗召見了30歲的辛棄疾,這次談話并不愉快。

棄疾因論南北形勢……持論剛直,不為迎合。

辛棄疾不斷地遞上主戰(zhàn)的策略,但都石沉大海,沒有回響。32歲辛棄疾任滁州太守,35歲升江西提點刑獄,掌一路司法,相當于幾個軍區(qū)的總司令。為什么突然用辛棄疾了呢?原來江西一帶的茶商軍,組織武裝與官府對抗,把茶葉賣給金人。

有打游擊經驗的辛棄疾不負重托,很快絞殺了江西茶商軍的首領賴文正。任務一結束,滿腔豪情要與金人對抗的辛棄疾又被束之高閣。這里要說一下,像辛棄疾從淪陷地過來的人被視為“歸正”人,在朝為官往往受到排擠,所以辛棄疾在江南奮斗十年,縱然錦衣玉食,卻難能一展抱負。

在江南,辛棄疾的生活是輕歌美酒,家中有樂隊,自己會彈琴、吹簫,“五十弦翻塞外聲”,流連于花間。

辛棄疾的官越做越大,當上了湖南安撫使,在這里他干了一件大事:建立飛虎軍。當時湖南的官軍渙散還不抵地方豪紳的武裝。辛棄疾一來就整頓軍隊,削減豪紳的武裝力量,多出來的人馬組建了“飛虎軍”,并得到了宋孝宗的同意。

他大刀闊斧的干起來,鑄兵器、買戰(zhàn)馬、建營地,時值秋雨季,造瓦困難,缺口達20萬片,就在眾人等著看笑話時,他動員百姓,每家湊二十片瓦,可得一百文,所以很多人家拿出了遠不止二十片,20萬片瓦也很快湊成了。

建營地還需石頭,他用囚犯到駝嘴山鑿石,可減刑。與此同時,有人向樞密院告狀,說辛棄疾胡來,擾民建軍營。督察帶著圣旨來了,辛棄疾把圣旨藏起來,接著忙建軍營,等飛虎軍住進去,他才把圣旨拿出來小范圍的宣讀一下,督察也是無可奈何。

“飛虎軍”令金人三十多年聞風喪膽,辛棄疾的勇猛讓主和派十分不安,他們不斷彈劾他,說他“花錢如流水,殺人如草芥。”其實,他們非常害怕辛棄疾這樣的人。

最終辛棄疾丟掉了軍權,最后連官職也被罷免了,他人生的宏偉計劃也泡湯了。“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辛棄疾的沙場報復,后半生只能在他的詩詞里流淌了。巧的是,丟官之時,辛棄疾江西信州鄉(xiāng)下分房子落成了。

北方二十多年,江南做官二十年,信州隱居二十年,辛棄疾活到了69歲,后來再次出山,做了一小段時間的大官。在信州,他有大片的土地,收租,或者帶著三個兒子下地勞作,平時朋友造訪,談天說地,美酒相伴。

在朝時,他吃過“口無遮攔”的虧,隱居時談起朝政言語謹慎。在信州,他辦學,建書院,不僅僅是為了賺錢,因為他開始并不缺錢。1207年9月,辛棄疾長眠于鉛山地下。

編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