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書法很美也很有藝術價值,但他的才能與其作為皇帝的罪孽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可以說,宋徽宗是中國歷史上興趣愛好誤國的兩大典型代表。另外一個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宋徽宗與李煜
李煜的詩詞成就非常高,寫的詩多情哀傷讓后是千年人讀之也是非常感動。因為,宋徽宗的祖宗們宋太祖、宋太宗對李煜的迫害,后人甚至有一種說法是:宋徽宗如此多才多藝、后事經(jīng)歷多么悲慘是一種因果循環(huán)、贖罪。
其從這個角度說確實如此。南唐后主李煜乃是小割據(jù)政權,禍害得比較少。北宋雖然算不上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大朝代,但也算基本統(tǒng)一。宋徽宗禍害的時間更長、危害更大。畢竟推翻李煜的人是宋太祖乃是中原政權,推翻宋朝的則是非中原政權。
綜上可以說,像宋徽宗這樣長期誤國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誰都可以有愛好,君王不能有,因為你有了就會被下面的人投其所好。為什么宋徽宗一朝奸臣貶低、神棍禍害天下?雖然也有宋真宗以后大搞神仙老道造成的原因,但更主要的還是宋徽宗這個人根本不適合做皇帝。
有人會說,唐后主、宋徽宗甚至包括明朝的一些木匠皇帝啥的,不好好當皇帝也身不由己。但問題是這個沒辦法,每個人出生的時候就有了一定的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你當了皇帝就得按照皇帝的要求去做。勤政愛民是基礎!
你連你的本職工作都沒有做好,兼職做得再好也必須受到批評。至少北宋幾千萬黎民百姓的痛苦誰負責?宋徽宗的第一責任怎么也逃不了。僅憑這個歷史責任,你就是藝術祖師爺也罪責難洗!
在宋朝,也不是沒人說趙佶不能當皇帝,反對他繼承皇位。但更多的人為了爭權奪利,就是讓趙佶做了皇帝。
元符三年正月己卯日(1100年2月23日)宋哲宗去世。宋哲宗的弟弟趙佶繼位登基,次年改元“建中靖國”。原來,哲宗是神宗的第6子,趙佶則是第11子。在哲宗和徽宗之間還有弟兄例如老九趙佖,但他是個盲人所以不能登基。
但是趙佶的兩個弟弟趙俁、趙似都生于1083年,和趙佶相差不多,而且趙似和宋哲宗還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因此,趙佶登基既合情合理又不合情合理。
宋徽宗是宋真宗后權力最大的皇帝,因為后官專權并不存在
登基的時候,趙佶已經(jīng)18歲,可以親政了。本來朝中大權掌握在宋神宗活著的時候唯一的皇后、如今的向太后手中,哲宗的母親朱皇后的皇后是宋徽宗時期才加封的,所以向太后是妻。其他人都是妾。
同樣,宋徽宗的母親陳皇后是被追封的,因為趙佶不到7歲其母親就去世了。宋徽宗比較命兒好,向太后那時的身體不好,趙佶改元后十二天的正月十三就去世了。因此,宋徽宗可以說是自宋仁宗后,掌握權力最早的皇帝。一登基就掌握著皇權的全部權力。
宋神宗登基,一登基就比較有權力。
宋仁宗12歲登基(1022年),23歲劉太后病逝親政(1033年),實際掌權30年;
宋英宗31歲登基(1063年),1064年親政后,宋英宗與曹太后關系表面和緩,實際并非如此。
宋神宗19歲登基(1067年),在其掌政的歲月里,其母高太后的影響力一直比較強大。
宋哲宗8歲登基(1085年),宋神宗的母親、哲宗的奶奶高太皇太后垂簾聽政,權力非常大。1093年高太皇太后去世,宋哲宗才開始親政、掌權。高太后一去世,趙煦立刻調(diào)回改革派的繼承者章惇。由此,改革派-保守派之間的斗爭再次輪回到改革派一方。
雖然高太皇太后去世,宋神宗的皇后向太后的權力仍然非常大。直到哲宗在1100年正月去世后,向太后主管一切期間,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繼續(xù)延續(xù),這才主張立趙佶為帝。
改革派章惇反對趙佶登基
在趙佶登基的路上,最大的阻礙就是章惇。章惇被稱為北宋歷史上最后一位劃時代影響人物,他對西夏戰(zhàn)爭取得了絕對優(yōu)勢,同時招降了吐蕃諸部。同時對遼國也比較強硬,由此得罪了王朝內(nèi)部不少“妥協(xié)派”的嫉恨。
章惇認為簡王趙似(哲宗的同母弟)比端王趙佶更合適,他認為“端王輕佻,不可以君臨天下。”原因很簡單,趙佶喜歡蹴鞠經(jīng)常與手下玩球,同時結交各行各業(yè)、文臣小人。
向太后則力主任趙佶,曾布、蔡卞等人也紛紛附議太后主張。其實,向太后是怕宋哲宗的母親朱妃權勢威名過大,雖然作為后人我們知道向太后1101年去世,朱皇后(追謚,哲宗繼位時被尊為皇太妃)1102年也去世了,但向太后在1100年的時候,也不可能知道她們姐妹都命不長遠呀。
如果朱皇太妃的兩個兒子都是皇帝,那么,自己這個太后怎么辦?皇太妃必然會權力更大,自己后宮之主地位必然不保。因此,強烈主張立端王、陳妃之子趙佶。章惇只好退后建議立宋神宗第九個兒子申王趙佖,原因是他是宋哲宗最靠近的弟弟。
宋神宗前面五個兒子都早殤,第六子趙煦其實成了長子。老七老八也是早殤,那么,老九趙佖(時年18歲)就居長了。老十早殤。十一趙佶(時年18歲)、十二燕王趙俁(時年17歲)、十三趙似(時年17歲)、十四趙偲(時年15歲),但趙佖眼睛不好,向太后等人再次否決了他的建議。
為此,曾布等人對章惇厲聲呵斥,你要干什么?章惇一看也只好“屈服”。當然,他不屈服也沒辦法。讓他想不到的是,章惇因為反對趙佶繼位,為他日后帶去了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