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超级yin荡的高中女h文校园 ,绿色椅子在线观看,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

微信
關(guān)注官方微信
手機版
華夏小康網(wǎng)  >  歷史 > 正文

徜徉于中國文化歷史之中

(原標題:徜徉于中國文化歷史之中)

大英博物館的33號展館,是中國參觀者絕不會錯過的地方。

走入展館,一座龍紋琉璃影壁映入眼簾。影壁的左手邊是南亞廳,右手邊是展出著上千件中國文物的中國廳。近日,“中國與南亞館”在經(jīng)歷了一年多的內(nèi)部裝修后,重新向游客開放。

大英博物館建于1753年,目前收藏有兩萬余件中國文物,是海外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這些文物在這里輪流展出。特別是一些年代久遠的中國書法、繪畫和絲綢等藏品,由于對光線非常敏感,博物館會定期進行更換。

公元前3500年的玉琮,發(fā)絲般細致的紋樣清晰可見;乾隆皇帝的戰(zhàn)袍,上面的鉚釘锃锃徹亮,即便擺放在展柜里,也能讓人感受到他當年的驍勇;《蜃市山水》,用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的筆法勾勒出現(xiàn)代城市的輪廓,柔美的畫風下卻表達出對城市環(huán)境問題的深深焦慮……這一席中國文化的饕餮盛宴,在海外恐怕也只有在大英博物館才可以領(lǐng)略得到。

重裝開放的中國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其展出文物的方式。大英博物館將中國館按照年代分隔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從公元前5000年的陶器到隋唐時期隨著佛教興盛而出現(xiàn)的各種精美佛像,再到當代超現(xiàn)實主義的藝術(shù)作品,每走過一個隔間,就像穿越了一段特定的歷史時期。參觀整個中國館,仿佛徜徉于斑斕的歷史隧道之中。

旅居英國的張馨月是中國館重新開放后第一批前往參觀的游客之一。她說:“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個時代的小展區(qū)都會選取一句詩或是一個典故來概括這一時代的特征,讓參觀者對于展品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探索那段歷史。”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用來解釋該展區(qū)的陶器展品以實用的飲食器皿為主,再貼切不過。“傳統(tǒng)好像一條河流”用著名畫家吳冠中的話來概括當代藝術(shù)這一展區(qū),也是用心良苦。1992年,大英博物館為吳冠中舉行個人畫展,這是博物館首次為中國在世畫家舉行個展。

在當?shù)厣缃幻襟w上,不少網(wǎng)友對中國館都贊賞有加:“去大英博物館的中國館看看吧!值得你花上幾個小時。”“新裝修的中國與南亞館令人驚訝。”“中國館永遠不會讓我感到厭倦。”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1月8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來到中國館,為中國館的完工剪彩。1992年,33號展館裝修完成時,也是女王前來為之剪彩。據(jù)稱,伊麗莎白二世總共來過三次大英博物館,其中兩次都是為中國館而來。

 

在中國館內(nèi),記者看到許多英國人仔細端詳展品,認真聆聽語音導覽,一位父親給他三四歲的兒子耐心地講解著。近年來,英國的“中國文化熱”不斷升溫,開設(shè)中文課的學校、學習中文的英國人越來越多,隨處可見的中餐館頗受當?shù)厝藲g迎。剛剛過去的元旦,倫敦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新年花車巡游,華人表演隊首次在新年巡游中亮相,喜慶的舞龍舞獅吸引了當?shù)孛襟w和民眾的關(guān)注。

品古賞今,中國的歷史文化已在地球的另一端開枝散葉,文化交流這個民心工程也一定會結(jié)出累累碩果。

(本報倫敦1月6日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