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他在景陽岡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為鄉(xiāng)民除害;斗殺西門慶,給兄長報仇……這些故事膾炙人口,武松的形象基本建立?墒羌(xì)心的讀者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事跡,都是在武松上梁山之前干的,他上了梁山之后還干了什么呢?
如果以“打虎”為標(biāo)桿的話,武松上了梁山之后,只有1次重要出場:反對宋江招安。除此之外,武松斗殺的那些小人物,無足輕重。他在梁山就是個“半隱退”的狀態(tài)。按理說,施耐庵對于他應(yīng)該是很看重的,怎么可能就這樣“雪藏”了?
要了解施耐庵的用心,我們就來看武松在書中的成長軌跡。書中借由宋江的眼睛,看到了武松第一次出場的形象:在柴進(jìn)的莊上,一個大漢獨自在走廊下烤火,這處境看著十分滑稽。
能不滑稽嗎?武松這時候落魄得很呢!因為武松先前在家鄉(xiāng)打死一個人,怕吃官司,才離鄉(xiāng)背井躲在柴進(jìn)莊上,這還不是他第一次惹事。他的兄長武大就說過:“當(dāng)初你在清河縣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時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隨衙聽候。不曾有一個月凈辦……”
這幾句話就勾勒出武松好酒好斗的莽夫形象。但是這個讓人大失所望的評價,讀者還沒這么快發(fā)現(xiàn),因為在這之前,武松先景陽岡打虎去了。
武松得知自己無虞了,辭別柴進(jìn)回老家清河縣,路上見酒家“三碗不過岡”,不服氣,連喝十八碗酒,醉酒在景陽岡打死了一只猛虎,下山時巧遇獵戶,一同來到縣衙,將賞銀全贈給這些獵戶。知縣看他實力不錯,人品也可,于是任命他為都頭。
這里就是武松人生的高光時刻了:喝了18碗不倒——好酒量;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武藝高強,為民除害;將賞贏分給其他獵戶——重義輕利;被任命為都頭——吃著官糧,前途無量!
之后10回,《水滸傳》的故事都圍繞著武松進(jìn)行,直至他投奔了二龍山。武松也是在故事中一步步逐漸暴露自己的性格的。
潘金蓮和西門慶毒害武大郎的故事,家喻戶曉,由于官府不作為,武松只能自己報仇,他殺了這兩人后,這次沒有逃跑,而是投案自首。到這里武松沒什么污點,坦坦蕩蕩?墒牵芸煊龅搅艘粋心計頗深的施恩,為了他心中的江湖道義——實際上是吃人家的嘴短——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
“血濺”一詞,充分暴露了武松一個重大缺點:濫殺無辜!要說被殺的張都監(jiān)的確是與武松有仇,他家的婦女可真是冤枉了,武松不管,刀都被砍出了缺口,換把刀繼續(xù)殺,直到張家全部殺光,武松開口:“我方才心滿意足”。
武松這形象轉(zhuǎn)變太快!在下一章里,武松夜走蜈蚣嶺,只是因為看了個道士摟著女子望月笑談,就很不順眼,幾下就把這個道士和開門的小道童都?xì)⒘耍瑲⑦@個小道童的理由是:先把這鳥道童祭刀。小道童何其無辜!
之后,武松醉打孔亮,再次遇見了宋江,匆匆告別后。武松去二龍山投奔魯智深和楊志。對比林沖投奔王倫,施耐庵一句“不在話下”就標(biāo)志著武松后續(xù)已定,直至“三山聚義打青州”,大家一起投靠了梁山泊。
有許多人讀到宋江把扈三娘配給王英,憤憤不平,認(rèn)為梁山好漢不能干這種事。梁山泊有好漢嗎?有!但是更多的,都是一些惹了人命官司的草莽。而武松,這時候已經(jīng)淪為“草莽”了。
為什么武松上了梁山就被藏著掖著、低調(diào)行事?很簡單,武松作為“英雄”的時刻已經(jīng)過去了,施耐庵塑造了這個武藝高強,仗義疏財?shù)?ldquo;打虎英雄”,同時也寫出了他好酒嗜殺、頭腦簡單的一面。到了這一步,武松的形象十分立體深刻了。
俗話說“郭嘉不死便無三國”,歷史上的郭嘉,到底有多恐怖?
日本二戰(zhàn)真是無條件投降?他們曾提出一個條件,不答應(yīng)就死戰(zhàn)不降
大仲馬:黑奴的后裔,卻有數(shù)百個情婦,生下個私生子全世界都知道
記者手記: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記巴西小城災(zāi)后重建
中學(xué)生學(xué)霸把英文寫成“印刷體”,不一般,專家:沒有個性
兩件事之后,康熙皇帝徹底戒煙,并發(fā)明了一種有效的戒煙手段
三等家庭把孩子養(yǎng)成廢物,二等家庭把孩子養(yǎng)成巨嬰,一等家庭……
女大學(xué)生當(dāng)眾給了蔡元培一耳光,這是為何?她后來結(jié)局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