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指出,要阻止貧困的代際傳遞,就要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教育。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貧開發(fā)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始終把改善貧困地區(qū)教育作為重要使命。
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助學圓夢公益行”在陜西黃陵舉辦
2017年8月18日,由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發(fā)起的“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助學圓夢公益行”活動在陜西省黃陵縣舉辦。會上李彬選副秘書長介紹了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的基本情況以及連續(xù)幾年做公益的感受。他表示,回報社會、感恩社會,要從參與身邊的公益活動開始。即將步入大學的貧困生,不要為眼前的困難所退縮,用自己勇敢的心去迎接一個個挑戰(zhàn),希望同學們戒驕戒躁、常懷善心,多行善事,用愛心人士的捐助款集聚溫暖的力量,從受益者逐漸成長為公益人,在追逐人生之夢的路上,不忘家鄉(xiāng),不忘公益。他還希望全社會以“善言、善舉、善行”來表達我們社會公益責任心,希望在我們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公益事業(yè)深得人心,繼續(xù)傳承,發(fā)揚光大。
從黃陵縣教育局局長黨占斌介紹貧困大學生資助情況了解到,此次愛心助學活動由黃陵縣教育局,扶貧局等相關部門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進行捐助對象的篩選,給黃陵縣50名品學兼優(yōu)但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提供完成學業(yè)的機會,為他們營造一片良好的求學天地。會上宣布受資助50名學生名單,與會領導為受助的優(yōu)秀學子每人發(fā)放2000元的愛心善款。
50名品學兼優(yōu)但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新生受到資助
接受“助學圓夢公益行”資助的貧困大學生何文博來自黃陵縣隆坊鎮(zhèn),他說收到錄取通知書后,在喜悅之余內心也有擔憂,因為家里經濟條件不好,學費是一筆較大的開支。“聽到資助的消息,全家人都深深松了一口氣。”
中共黃陵縣委副書記張高俠表示,扶困助學是一項崇高的事業(yè),此次活動既是對扶危濟困傳統(tǒng)美德的繼承、發(fā)揚,也是在倡導一種社會文明,她還高度贊揚了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開展“助學圓夢公益行”活動,這種義舉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關心教育、關愛社會的可貴精神風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向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授牌。
黃陵縣向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授牌
“全面小康,教育先行”。“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助學圓夢公益行”是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開展的一項具體行動,是貫徹共享發(fā)展理念的應有之義,也是引導動員社會力量,多渠道籌集救助資金,探索解決特困同學圓“大學夢”的難題,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營造關愛貧困學子濃厚社會氛圍的具體實踐。
捐資助學是善舉,興學育人是美德。“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助學圓夢公益行”活動已經做了多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這些年來,對于公益事業(yè),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一直把“助學圓夢”作為社會責任,并將“助學圓夢公益行”活動繼續(xù)進行下去,號召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愛心企業(yè)家和社會組織,同心協(xié)力一起關心扶助困難學子,參與到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助學圓夢公益行”的活動中來,用我們的善言、善舉、善行去幫助困難家庭,用實際行動把全社會的愛心和善心送到莘莘學子的手中,讓他們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社會的溫暖,厚植教育根基,激發(fā)教育活力,共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貢獻,爭取早日實現(xiàn)全面小康。
此次愛心助學活動由黃陵縣副縣長黨世龍主持。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副秘書長兼事業(yè)發(fā)展部主任李彬選,辦公室主任任緒斌,黃陵縣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王永鵬,黃陵縣教育局,扶貧局領導等出席。
本次活動由人民交通雜志社協(xié)辦,陜西省黃陵縣縣委縣政府支持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