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張瑩 編輯 岳三猛)7月19日,中國駐孟買前總領事劉友法做客中國國際電視臺,并表示,越界的印軍只有三種后果——撤軍、被俘、被殲。
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劉友法在外交部工作已有37年之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資深外交官,同時他還是世界經濟、國際問題方面的專家,此前曾發(fā)表多部著作和學術論文。
(節(jié)目截屏)
他說只有3種后果在等待印軍
7月19日,在中國國際電視臺《對話》節(jié)目中,中國駐孟買前總領事劉友法表示,自從中印2005年達成戰(zhàn)略伙伴關系,兩國都在向前推進雙邊關系,目前中國領導人不希望這一事件成為雙方關系的絆腳石,而且中國給印度留了足夠的時間去處理這一事件。
“根據我對國際法的了解,當軍人越境到其他國家的時候,他們就是‘敵人’了,只有3種后果在等待他們,要么他們自動撤軍,要么就做俘虜,如果事態(tài)升級,就要殲滅他們。中方就在等待印度做出第一個(撤軍)明智的選擇,這對雙方來說都是好的。”
(我外交部公布的印軍非法越界照片)
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自6月18日印軍非法越界,迄今為止已有一個多月,盡管中國一再呼吁印方立即無條件將越界邊防部隊撤回到邊界線印方一側,但印方對此置若罔聞。
自6月26日起,中國外交部在有關的12場例行記者發(fā)布會中明確聲明,錫金段邊界是目前唯一一段已經劃定的中印邊界,印軍此次越界“與以往雙方邊防部隊在未定界地區(qū)發(fā)生的摩擦有本質區(qū)別”。
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正式劃定該段邊界,中印兩國政府均承認條約的有效性,具有法律約束力。中方要求印方立即無條件將越界邊防部隊撤回邊界線印方一側,盡快妥善解決此次事件。
從事外交事業(yè)37年,此前曾長期駐外
公開資料顯示,劉友法出生于1954年,1980進入外交部工作,至今已有37年時間。在此期間,他還曾前往美國楊伯翰大學學習歷史與政府專業(yè),于1983年6月畢業(yè)并獲學士學位。1998年5月、2001年6月劉友法畢業(yè)于南開大學世界經濟專業(yè),分獲碩士、博士學位。
據悉,其在外交部期間先后歷任外交部機關外語學校副校長、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研究室二秘、駐巴布亞新幾內亞使館研究室主任、駐坦桑尼亞使館政務參贊、駐埃塞俄比亞使館政務參贊、駐美國使館政治處參贊、駐美國使館國會處公使銜參贊等職。
(劉友法)
2013年1月26日,劉友法到孟買履新,擔任總領事。抵達當日,馬邦政府禮賓官員和印中友協(xié)馬邦分會等友好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到機場迎接并向劉總領事夫婦獻花。
次年10月,劉友法卸任駐孟買總領事一職。馬邦副首秘兼首席禮賓官穆利克表示,劉總領事在任期間,為兩國地方政府與人民的友好交往做了大量工作,開拓了許多合作新領域,對馬邦與中國各地的交流做出杰出的貢獻,并祝愿劉總領事未來生活與工作順利。
談釣魚島局勢:更嚴厲措施反制
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擔任駐孟買總領事前,劉友法還曾擔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系外交部直屬專業(yè)研究機構,成立于1956年11月24日,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專門從事國際問題研究的機構。
2014年6月,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更名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主要對當前國際政治和世界經濟等領域的重大問題進行中長期戰(zhàn)略研究,亦對國際事務中重要的現(xiàn)實和熱點問題做出及時分析,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供決策參考。
(接受采訪)
2012年9月13日,就釣魚島局勢相關問題,新華網專訪了時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的劉友法。劉友法表示,中國古話說“來而無往非禮也”,你好來我好回,你不好來我就以更嚴厲的措施反制你。中國軍方等各個方面都發(fā)出了同樣的聲音,我們的政府以及相關部門都發(fā)出了共同的聲音:誰違背中日兩國建交原則必須承擔后果!
另外,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劉發(fā)法還是世界經濟、國際問題方面的專家,此前曾發(fā)表多部著作和學術論文。
自1984年至2010年期間,他曾作為主編或副主編,參與出版了《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2009/2010》、《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西方財政》、《世界經濟與中國:世界經濟專題論集》等9本著作。
2010年是劉友法發(fā)表文章最多的一年,他至少發(fā)表3篇學術論文,同時還在人民網、環(huán)球時報、瞭望等媒體上發(fā)表至少5篇時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