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場寂靜,只聽見這位老總幾度哽咽……。
在建設者看來,進度和質(zhì)量之間的關(guān)系十分微妙。業(yè)主和監(jiān)理互相配合共同指導和監(jiān)督施工企業(yè)實現(xiàn)質(zhì)量和進度的目標。施工企業(yè)通過優(yōu)化施工組織方案,增加人員和設備的投入,在質(zhì)量達標的前提下,盡量縮短施工時間。
▲京新高速公路。章軻攝
在京新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趕進度”和“京新速度”值得成為宣傳和推廣的亮點。
在新聞報道中,我們有意識地避免“項目提前完工”“為了趕工期,項目部……”等內(nèi)容,防止社會公眾對因“趕進度”造成“低質(zhì)量”的懷疑和猜測。而
在額濟納旗,以胡楊和居延文化為代表的旅游業(yè)是縣城經(jīng)濟的重要支柱,但無法改變水資源匱乏的狀況,城市居民都習慣了飲用水渾濁、堿性超標,甚至夾雜著沙子。
建
由中國交建承建的臨白三標共358公里,其中200多公里分布在無人區(qū),無水、無電、無信號、無人煙。
▲京新高速公路無人區(qū)提醒。章軻攝
確實,巴丹吉林的美屬于阿拉善,建設者什么都沒有。
額濟納旗常住人口1.8萬,總?cè)丝诩s3萬人,但參與中交京新高速臨白段(阿拉善盟段)三標建設的工人高峰期將近1萬人。大量的資源消耗,給物資補給帶來巨大壓力。
項目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沒日沒夜進行施工作業(yè),沒有什么空閑時間。
“我們無奈式給他們安排滿工作,就是怕他們閑下來想得多,留不下。” 中交京新高速臨白段(阿拉善盟境內(nèi))3標項目總承包部總經(jīng)理劉永明說。
▲建設者們的簡易午餐。馮毅攝
乍一聽,項目管理者慘無人道,不體諒建設者疾苦,實際不然。
冬天上路施工,隨身攜帶的瓶裝水很快變成冰疙瘩;夏天撒出去一瓢水,沙地上幾乎留不下痕跡;每年會遇到100多場沙塵暴,風沙過后,滿目瘡痍;兩個月不洗澡,出了汗,只能等著曬干……
▲風沙大,建設者們干勁更大。黃朝華攝
項目上很多建設者都是剛畢業(yè)的“小年輕”,沒有吃過這樣的苦。
“分項工程一完工,馬上結(jié)賬,讓施工隊趕快回家。”劉永明介紹說。
“趕快回家”可能是每一名建設者心中的執(zhí)念,工作不能停。
▲風沙大,建設者們干勁更大。黃朝華攝
僅用兩個多月就完成了4200萬填方,1200萬挖方,路基基本成型。
春季蒸發(fā)量小,用水少,是填方施工的黃金期。臨白三標一開春就組織開展填挖方作業(yè),加大人員和設備的投入,
自己將在7—9月,42攝氏度高溫下,與100攝氏度瀝青為伴。
為了避免“火上澆油”,在高溫環(huán)境下進行油面作業(yè),臨白三標倒排工期,將瀝青攤鋪集中在5—6月進行。高強度的施工作業(yè),建設者根本停不下來。停下來,就意味著
……
2016年7月22日,中國交建臨白三標項目實現(xiàn)了全線第一個全標段貫通,比計劃工期提前60多天,意味著建設者可以在風沙和高溫中少煎熬60多天。
▲京新高速公路提示水源點位置。章軻攝
項目快建成的時候,我到最遠的標段,看到項目上的一個小姑娘。
在京新高速暨國高網(wǎng)建設成就主題宣傳采訪活動座談會上,劉永明向記者講述身邊的感動:“”說到這里,這位干了一輩子工程、即將退休的老公路人潸然淚下。不知是受劉永明感染,還是同樣觸碰到內(nèi)心中最柔軟的部位,
▲劉永明在講述過程中潸然淚下。
全場安靜得只能聽到劉永明的抽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希望能知道故事的結(jié)尾。他穩(wěn)定了情緒說:“”隨后,全場掌聲雷動。
座談會后,沒有人再去詢問故事的結(jié)尾,但都在猜測。我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個曬得黝黑,蓬頭垢面的年輕姑娘,嘴唇干得翹了皮,咧著嘴笑。
▲通車現(xiàn)場的施工企業(yè)代表。章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