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6歲的邸老亮是河北省安新縣一名制作魚卡的手藝人,他從13歲開始跟隨祖父學習制作魚卡,到如今已經(jīng)60多年了,是現(xiàn)在白洋淀為數(shù)不多從事這門手藝的人。
當?shù)貢r間4月16日,記者在邸老亮的家中看到,屋子的一角擺滿了大大小小的魚卡。邸老亮右手拿著卡刀,左手用力的抵著竹根,正在制作卡頭。邸老亮告訴記者,魚卡是一種漁夫捕魚的工具,用卡刀削割水竹竹篾而成,竹篾約五到十厘米,兩頭削尖,中間削剮成半月狀,捕魚時候,將其兩端捏在一起,在其尖端插上魚餌,下到水中,當魚吞食魚餌時,卡的兩頭彈開繃住其嘴,可輕松將魚抓住。邸老亮說,白洋淀下卡捕魚的技藝可追溯到二百多年前,是山東人傳授過來的。
【同期】邸老亮:以前白洋淀沒下卡的,是山東的人來到白洋淀也扎包、也下卡(捕魚),跟這個(本地)的打魚的人交了朋友,(就把這手藝教)給他們了。(本地漁民)都學會下卡了,所以(這門手藝)就這么一代一代的傳下來了。
【解說】邸老亮說,捕多大的魚,用多大的卡,他做的魚卡最大的有13厘米,能夠捕到十多斤的大魚。制作魚卡有好幾道工序,其中選材最為關(guān)鍵。
【同期】 邸老亮:做這個魚卡必須選好原料,使用竹根子,頭一桿兒,頭一截兒,因為它有彈勁、有韌勁。你要是用第二截兒,一掰它就折了,不能用。
【解說】據(jù)邸老亮介紹,現(xiàn)在制作魚卡的手藝人越來越少了,很多年輕人都不愿意再學習這門手藝。為了不讓這門手藝消失,他曾十幾次到東北等地推銷魚卡,現(xiàn)在他的魚卡銷售有了穩(wěn)定的客源。 談到將來,邸老亮說他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守住這門手藝。
【同期】 邸老亮:東北那邊下魚卡的多,松花江它水面大啊,松花江、黑龍江那邊兒,(將來)我打算一干就干到老唄,干到老,湊合著盡量的能干就干下去,我兒子也會制作魚卡,不過他打工去了,他上班兒去,他以后打不了工了,(我希望)他還要干這個。
諶詩雨 河北雄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