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超级yin荡的高中女h文校园 ,绿色椅子在线观看,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

微信
關(guān)注官方微信
手機版
華夏小康網(wǎng)  >  文化 > 正文

真正活開了的女人是什么樣?看看張薔你就知道了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請“設(shè)為星標”哦~

《吐槽大會》真是挺神的,沒想到上周請到了80年代的迪斯科女王張薔。

很多90后應(yīng)該對她不熟悉,甚至一些80后也對她一知半解,只是隱隱地聽過她的名字。但是即便再陌生,也大概會哼上一兩句那首廣為人知的《愛你在心口難開》。

這次上《吐槽大會》,張薔的開場也是這首歌,細細想來,這一首歌也唱了將近三十年了。

\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張薔保養(yǎng)得真不錯,在我們的潛意識中,80年代走紅的歌星大都邁入了中老年行列,可是鏡頭中的張薔,皮膚緊致,神采飛揚,最重要的是,她的那種輕松自如的狀態(tài),那種任何事都見怪不見,舉重若輕的淡定。

特別有趣的是,她身上還有一種始終被寵愛的嗲嗲的少女感,讓人覺得,啊,這個女人,真的特別舒服!

\

她特別特別的放松,之前有一次公開演講,也是講著講著高興了,就扭了起來。

\

張薔吐槽也蠻好玩的,說周筆暢像汪峰,操著一口京片子說了句“汪峰,有陣子沒見,又爺們了”,笑翻全場。

\

其實張薔本身呢,也沒什么可吐槽的,唯一的槽點大概就是她紅得太快,又過氣得太快,用王建國的話講,張薔徹底過氣是在1987年,那時候中國還沒有娛樂圈。

\

1987年徹底過氣,15年后又重返歌壇。所以張薔老師可以媲美天文現(xiàn)象了,15年難得一見……

\

現(xiàn)在,十五年難得一見的張薔,又回到了屏幕上,這次她是為了宣傳她在圣誕工體一連三天舉行的香草迪斯科派對,副標題叫做——“我希望在你的愛情里”。

\

要出來唱歌,就出來宣傳,沒有老歌手的擰巴,選擇了《吐槽大會》這個年輕的節(jié)目,有眼光!

看到張薔,就想起命運這一回事,她成名太早,卻錯過了中國的娛樂圈、唱片行業(yè)迅速發(fā)展、風起云涌的歷史時期,但無論如何,她是一個傳奇的女歌手,她是那樣的特別、那么獨樹一幟、那么令人眼前一亮。在某種程度上,她是中國歌壇最具開創(chuàng)性的女歌手。

“第一個吃螃蟹”的女歌手

張薔出生于1967年,和所有的六零后孩子一樣,她的童年也動蕩中度過。

可是很難想象那個年代出生的人會有張薔這樣的個性,她永遠特立獨行,在初中的時候,已經(jīng)敢穿著露背裝走在大街上。

這可能源于她的家庭,她的爸爸媽媽都是高知,因此她不愁吃穿、個性突出。尤其媽媽是搞藝術(shù)的,所以張薔從小也能接受到最前沿、最新潮的事物。

\

▲張薔的媽媽很有名氣,是中國電影交響樂壇的小提琴手,當年也算是首席吧,李谷一的《絨花》、《妹妹找哥淚花流》就是她媽媽伴奏的,所以張薔從小就在音樂大師的圈子中長大。張薔的父母很早就離了婚,所以張薔不怎么提到自己的父親,她第一次說父親還是近幾年,中華醫(yī)學(xué)會的英文校譯,也是高級知識分子了。

但張薔更把這種“敢為人先”的性格歸結(jié)為幼年缺愛,因此格外叛逆。她說過父母在自己6歲的時候就離了婚,她被送到青島的姥姥家,那是她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

\

后來回了北京,上了小學(xué),但是也備受欺辱。那個年代,“離婚”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往往備受爭議,經(jīng)常被人指指點點,小孩子更是口無遮攔。為此張薔受了很多罪。

\

\

▲校園霸凌自古就有啊……

永遠有個性的張薔也不服軟,回懟的也算是漂亮。

\

可以說,張薔的童年也過得很擰巴:

一方面得益于媽媽開明的教育,她曾說過她的爆炸頭就是媽媽親手給她燙的,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燙頭還需要單位開介紹信呢;

另一方面又對原生家庭有著抱怨和掙扎,畢竟父母的離婚帶給自己很多創(chuàng)傷。

\

但張薔屬于生命力旺盛的人,生命力旺盛的話,會自己舔舐傷口,或者根本不在乎什么傷口,她總歸要找其他的事情讓生命照進光亮。對于張薔來說,這第一絲光就是邁克爾杰克遜帶來的。

\

在那個年代,別說邁克爾杰克遜了,連近在咫尺的鄧麗君都無法光明正大地走進內(nèi)地,張薔卻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可以聽到來自美國的最著名的歌。

張薔給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方向,她不喜歡拉小提琴,也不喜歡古典音樂和民樂,她只喜歡流行音樂,那種扭動身體的、歡快的電音和舞曲,那是中國大地上從沒出現(xiàn)過的音樂類型。

為此,張薔就跟著電臺慢慢學(xué),也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作,她每天在家練歌,也經(jīng)常參加選秀,但是她的歌曲和臺風太過前衛(wèi),幾乎沒有評委會選她。

1984年,北京海淀區(qū)舉行青年歌手選拔賽,張薔背著一把吉他就去了,唱了美國卡朋特兄妹的《什錦菜》,結(jié)果把評委們唱得面面相覷,不出意外地落選了。

\

選秀是一條路,走穴也是一條路。當年張薔跟著郭傳林一起天南海北地走穴演出,她叫郭傳林“郭四”,郭四就是后來黑豹樂隊的創(chuàng)始人和經(jīng)紀人。

\

▲竇唯時期的黑豹樂隊,找到略顯羞澀的竇唯了嗎?

那時候,“走穴”剛剛興起,演一場的勞務(wù)費是8塊錢,若是能碰到劉曉慶加盟,演一場就15塊錢。

80年代第一批走穴的藝人也確實賺了很多錢,像劉曉慶這種超級大腕就不必說了,張薔曾說劉曉慶睡覺都抱著枕頭,枕頭里全是錢。

\

▲劉曉慶那時候已經(jīng)演了《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她是全中國最紅的女明星。但即便當時那么紅,她的工資也只是區(qū)區(qū)十幾塊錢,拍戲的時候,香港的演員個個吃香的喝辣的,劉曉慶卻只能吃咸菜面條。因此她開始走穴賺錢,當時劉曉慶的走穴團隊是全中國最豪華、最吸金的。

像成方圓、陳佩斯等等也是走穴藝人,張薔也是其中一員。其實如果用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他們的走穴演出質(zhì)量并不高,很粗糙、很低劣,上不了臺面,但他們所到之處場場爆滿。

張薔曾回憶,當年走穴的時候,盡管還是處于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但仍有很多觀眾往臺上扔硬幣——“觀眾往臺上扔錢,在燈光的照耀下,就像下雨一樣壯觀”。

原因很簡單,他們是最先接觸到流行文化的人,在結(jié)束了漫長的禁錮和封閉之后,中華大地上所有的年輕人都開始萌生那顆蠢蠢欲動的娛樂之心,就差一個點燃的引子。這批藝人就是那個引子。

大江南北走穴,一麻袋一麻袋往家里背錢,那時候,張薔只有16歲。

\

后來,也是因緣際會,母親的關(guān)系讓張薔得到了一個珍貴的機會,云南音像出版社聽到張薔的歌聲,很欣賞,要給她出盤專輯試試。

于是,張薔第一張專輯《東京之夜》就這樣誕生了。

這張專輯大部分歌都是翻唱的,里面有一首《星星對我眨眼睛》最受歡迎。

云南音像出版社當初只是想試一試,結(jié)果誰都沒想到,張薔這張專輯剛一上市就脫銷,最后加班加點制作卡帶,最后狂銷了250萬張,出版社狠狠地賺了一筆。

可以說,張薔是內(nèi)地第一個嘗試“勁歌熱舞”的歌手,她毫不掩飾地在音樂中抒發(fā)感情、贊美愛情,她的音樂類型聞所未聞,卻又那么好聽,她的火爆是可以預(yù)見的。

收益當然也是可觀的。當年她錄一盤專輯,就可以得到四五千塊錢。

《吐槽大會》上也講到了,當年五千塊錢可以在北京買四合院,可是張薔選擇了去買連衣裙……

\

為了掙錢,張薔簡直是用光的速度在出專輯,基本上兩個月出一盤。最忙的時候,國家大劇院的錄音棚都被張薔整月整月地包下來。

\

這是什么概念?周杰倫出道15年,出了19張專輯,張薔兩年就能出15張專輯……所以,周董在薔姐面前,只能是“音樂廢柴”咯。

\

這些專輯當然也基本都是翻唱。

張薔曾經(jīng)承認,幾百首歌里,只有一首《人說咱倆不相愛》是別人寫給她的原創(chuàng)歌曲,其他的都是翻唱。

包括《冬天里的一把火》,1987年費翔在春晚上唱了這首歌,其實,1986年張薔就翻唱了,收錄在當年《星期六留下來》的專輯中。

\

還有《愛你在心口難開》也是翻唱,早在1978年,鳳飛飛就唱過這首歌。但大家聽不到鳳飛飛的,都認為是張薔第一個唱的。

\

狂出專輯,狂賺錢,張薔成了全中國年輕人都喜歡的女歌手,那時候張薔真的是年少得志啊,她放出豪言:

音樂圈我說什么是什么,我唱什么全國人民聽什么。

她有花不完的錢,吃不完的進口零食,她養(yǎng)了26只貓,每只貓都有幸能吃到“舟山魚干”。張薔每天都要去北京最高級的飯店里吃吃喝喝玩玩。

\

\

然后,她就登上了美國的《時代周刊》……《時代周刊》用China's Rose來形容張薔,和她的名字“薔”有呼應(yīng),但更代表了西方國家對她的高度關(guān)注,畢竟,她是第一個把美國流行音樂的旋律帶進中國內(nèi)地的人。

▲張薔與母親張柏第一次登上《時代周刊》的照片(1986年6月號)

這就是張薔無比輝煌的1985年、1986年,那時候她18歲。

多年之后,張薔仍然會深切地懷念那兩年,她說“18歲一過,我就有種失落感”,也不知道是冥冥之中的巧合還是命運的注定,在即將邁入19歲的時候,張薔就銷聲匿跡了。

\

無比迅速地過氣

張薔受歡迎是不假,但她的成功總是有一個致命的短板,那就是缺少原創(chuàng)性。翻唱是一條捷徑,為她節(jié)省時間,也提前為她檢驗了市場,讓她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出了最多的、好聽的歌曲。

毫不夸張地說,所有80年代出道的歌手都走過翻唱這條路,業(yè)內(nèi)叫“扒帶子”。更進一步說,整個大陸的流行音樂就是靠翻唱起家的。

但是,翻唱了幾百首之后,也終究要面臨“山窮水盡”的死路。況且,翻唱需要改編,需要重新編曲,可當年為張薔編曲的那些人沒有一個是接觸過流行音樂的,他們大多是民樂出身。

所以,你能想象吹奏《百鳥朝鳳》的音樂人制作迪斯科舞曲嗎?

沒有原創(chuàng)歌曲,翻唱“后繼無力”,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當年的社會始終不能包容前衛(wèi)的東西,包括穿衣打扮、音樂、行事作風……

\

當年李谷一唱一曲《鄉(xiāng)戀》就被認定為“黃色歌曲”,更不要提張薔的《害羞的女孩》……

請你先伸出你的手,

我是個女孩當然怕羞;

請你先伸出你的手,

女孩子當然怕羞……

張薔也是第一個在專輯封面登出自己泳裝照的女歌手。

▲這是張薔的專輯《青春多美妙》,當然登這個泳裝照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張薔以前的專輯都是她的大頭照,沒露過全身,就有傳聞?wù)f張薔有小兒麻痹癥,為了擊碎謠言,張薔就大大方方地露了腿。

\

▲當年這個打扮,“奇裝異服”沒跑了,這個無眉妝,放到今天也是勇立時尚潮頭啊!

張薔的行為在當年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這當然是有代價的,而且她當時最紅,這也是招人恨的,在中國,大家都信奉的一句話就是中庸為上,千萬別冒頭。

“長得像外國人,演唱風格像酒吧歌星,唱的歌曲有毒”,這是主流文化對張薔的蓋棺定論。

所以她大概是華語音樂史上最特別的一個女歌手:她紅遍大江南北,當年幾乎每個人都聽過她的磁帶,但她從沒有登上過電視熒屏,也幾乎被所有的媒體集體忽略。

人們根本找不到這個磁帶上的姑娘更多的信息,不知道她的行蹤,她顯得那么神秘。

1986年,北京舉辦《讓世界充滿愛 百名歌星演唱會》,幾乎囊括了樂壇上所有的歌手,當紅的有蔡國慶、韋唯、崔健、杭天琪,不紅的也都來了,唯獨沒有張薔。

\

\

而一直心高氣傲的張薔也一直不愿意妥協(xié)。

她對音樂有一種堅持,她始終認為自己的風格是好的、是美的,disco funk是最年輕化、最時尚的音樂。有音樂大師找她合作,她也毫不猶豫地拒絕。

始終得不到主流價值的認可,也在音樂上難以有重大突破,張薔在輝煌過后,迅速地陷入了低潮。

個人的力量終究是微弱的,時代大勢下,張薔很難再繼續(xù)發(fā)展,而當年出國也是很流行的。

1987年,她出了最后一張“絕版”專輯《瀟灑地走》,在里面錄了一段獨白,向歌迷告別,然后,遠赴澳大利亞。

\

就這樣,一代disco女王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在澳大利亞的生活也是自在的,張薔積攢下了豐厚的積蓄,她不用像其他出國的人那樣刷盤子刷碗掙生活費,她住在homestay(寄宿家庭),學(xué)習、散步、思考,還有談戀愛。

\

\

▲在澳洲的張薔

一年之后,她回國了,回來結(jié)婚生子,定居在香港,20歲的時候已經(jīng)做了媽媽。

1996年,感情轉(zhuǎn)淡,兩個人離婚。

再后來張薔又遇到現(xiàn)任丈夫,兩個人又生了一個女兒,到現(xiàn)在生活都很美滿,很幸福。

因為結(jié)婚、生子,整個90年代張薔都是隱身狀態(tài),她缺席了中國華語樂壇最突飛猛進的一個時期。

但張薔也不會特別灰心沮喪,因為她骨子里也是一個家庭觀念很重的女人,她曾說過自己特別渴望家庭生活。

即便和樂壇漸行漸遠,有自己的小家,有一方安逸穩(wěn)定的小天地,有一些積蓄和財產(chǎn)不至于生活窘迫,總歸也是好的。

\

直到2000年,那一年,央視的《同一首歌》舞臺上出現(xiàn)了一個久違的身影。說來也真是唏噓,叱咤80年代的迪斯科女皇,這是第一次登上電視的舞臺……

\

隨后,張薔以“迪斯科女皇”的身份再次回歸樂壇,她簽了摩登天空,發(fā)了新專輯,她依然要玩自己最喜歡、最拿手的電音舞曲,她依然要頂著最時尚的爆炸頭,穿著最blingbling的舞臺華服。

\

▲她的新專輯《別再問我什么是迪斯科》,總是隱隱地有一種不服氣在里面……

\

今年,已經(jīng)50歲的張薔依然穿著白色的亮片裝,跳很嗨,盡管再也不能回到以前的輝煌,也沒有太多的粉絲,但臺下不少八零后九零后的粉絲,她身上一點也沒有年齡感,因為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其實無所謂哪個年齡段。

閃光的八十年代

要說張薔的唱功多么厲害,也不見得,她勝在音質(zhì)很特殊以及“敢為人先”的風格;要說八十年代的金曲多么有技巧、多么好聽,也不盡然;八十年代的歌星多么有偶像風范,更是談不上?墒侨藗兠棵炕赝瑓s總是懷念那個時期,以及那個年代的人。

也許,八十年代是最特殊的一個時代,舊的東西依舊存在、根深蒂固,可新的東西也氣勢洶洶地涌來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80年代,新舊交鋒的狀況就極為激烈。

所以,人們總是懷念那些身先士卒、嘗試新事物的人。在音樂界,張薔第一個嘗試邊唱邊跳、扭動身體;崔健第一個嘗試著沙啞吶喊一無所有;羅琦是第一如此叛逆另類又高亢嘶吼的女人;魔巖三杰第一個把內(nèi)地的搖滾樂唱到香港紅磡……

\

\

他們本可以選擇在一個保守的年代做一個保守的普通人,隨著大流,做一些不那么“出格”的事,但是體內(nèi)總是有召喚的聲音,而他們選擇追隨這種召喚。

這種召喚的力量是大多數(shù)人不具備的、沒有勇氣去面對的,所以格外值得敬佩。

他們是幸運的,他們趕上了一個珍貴的空窗期,隨著80年代末期港臺流行音樂的全面進攻,內(nèi)地的音樂市場逐漸被齊秦、蘇芮、小虎隊、四大天王占領(lǐng),此后的音樂人出頭的門檻就高得多了,不再是一腔熱血就可以搞定一切;

他們也各有不盡相同的命運,有的成為業(yè)界前輩,享受著多年積攢下的時代紅利;有的則默默無聞,甚至生活窘迫不堪。

\

▲蔡國慶是80年代那一批歌手中蠻特別的,他拜時代所賜,成為家喻戶曉的“晚會男歌星”。但晚會的時代早已過去,按理說他也應(yīng)該早早就過氣了,可以蔡老師硬是憑著綜藝節(jié)目又打了翻身仗,相比同時期的其他歌手,不得不佩服蔡國慶審時度勢的能力。

但張薔,無疑是這一堆人里最幸運的,狀態(tài)最自由也最輕松的。

首先當然是歸功于她的性格。

很多歌手我執(zhí)特別重,但張薔一直大大咧咧,馬東采訪過她就說她“有點二”,她真的不太在乎名利和輝煌,因為她太早得到過這些,16歲紅遍全國,有錢過所有人,又一直生活在相對優(yōu)越的階層,沒有特別想出人頭地的欲望;

其實,歸功于她的際遇。

她從小就重視家庭,雖然離過一次婚,但后來她得到了很好的家庭生活,一直生活美滿,這讓她特別滿足——亦舒筆下那些女郎之所以憂郁,是因為她們得到了所有的一切,除了她們真正想要的,而張薔正好相反,她似乎失去了人們很重視的一切,但她得到了她直正想要的,所以她開心。

第三,她是真正為自己而活的女人。

當年最火的那兩年,是命運選擇了她,后不又回到舞臺,賣力地為她鐘愛的迪斯科舞曲唱唱跳跳,不覺得累,也不覺得小眾、過氣,就只覺得自己喜歡。

在中國,很少有五十歲的女人像張薔一樣活得這么自由,這么開心,這么自在,因為她真的很簡單,而且,因為她人生里做任何事都是她自己真正想要做的,她是人群里少有的能夠真正為自己而活的女人:

我不在乎時代的厚愛與摒棄,輝煌也罷、落寞也罷,但我為了自己活了一輩子,做了自己喜歡的、擅長的、想要做的事,可不就開心了么……

頂著一顆爆炸頭,和各種年代的人開著玩笑,別人說自己過氣,也不惱,說起旁人,分寸也挺合適。

在勢利的娛樂圈,這位娛樂圈的祖師奶奶完全沒有任何自卑感。

最紅明星,她當過,不被人知的滋味,也嘗過,高高低低都見識過,對于命運,沒有太多的抱怨。

所以現(xiàn)在的她不擰巴,也不憤怒,也不逢迎,總之,就是自自然然地生活在這個自己必須要生活的圈,唱好自己的歌,做好自己的事,扭扭腰,開開玩笑,不太把事放在心上,有一種見過大場面的淡定。

看她吐槽,會懷疑她是不是紅酒喝多了才上臺,全程有一種淡淡的嗨,非常放松,也有很多肢體動作。后來發(fā)現(xiàn),她喝不喝酒都是這個樣子的——她活得真高興啊,因為她全程都在取悅自己,努力讓自己高興,這樣的女人,又怎么會不輕松呢?

你要問我,真正活開了的女人是什么樣兒?

就是張薔這樣。

經(jīng)歷繁華,看透人生,但還是那么熱情,擁抱所有時代,愛這世界,愛這些不爭氣的人類,始終抱著一種游戲的心態(tài),真實地面對平常的生活。

她活出了一種很可愛的氣象,哎,既然人生那么短,大家就別那么緊張了,做點自己想做的事,嗨一點!開心一點!

\

愛你喔,張薔姐姐!

下次開演唱會,提早通知我們買票喔!

\

▲動圖節(jié)選自甘鵬拍下的香草迪斯科派對現(xiàn)場小視頻,氣氛很嗨喔!

作者 / 排版:伊莎貝拉

文字原創(chuàng),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編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