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一生詩詞作品不可勝數(shù),他以瑰麗的想象、夢幻般的筆觸寫下了雄渾壯闊的盛唐氣魄。
正在熱播的《國家寶藏》第二季第一集展出了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的“詩仙”李白的唯一傳世書法作品——《上陽臺帖》。
節(jié)目組特邀翟天臨作為國寶守護人,與其他明星一道演繹了這份偉大作品的前世今生,講述了詩仙李白與詩圣杜甫的傳奇友誼。
國家寶藏第二季
說起李白與杜甫的友情,這個故事很長很長
今天這個故事的主角
你們都不陌生——杜甫
那個虐你“朗讀并背誦全文”最多的作者之一
故事的另一個男主角
就是那個“我喝酒我愛玩但我依然是個好孩子”
唐朝最負盛名的詩人——李白
之前網(wǎng)上有一個很火的話題
叫做“很重視的友情對方卻不看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人給出了這么一組答案
一下就有好多人噴李白:
杜杜如此對你
爾卻如此無情
“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不會。
李白一生結交無數(shù)。從保存至今的詩里看,可能有400人之多。
他寫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他寫過“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贈孟夫子》)
他還寫過“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還有“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聞丹丘子營石門幽居》)
還有很多,很多,很多……
李白習慣了盛名和人們的仰慕,他的朋友太多了,關系要好到載入史冊的也不在少數(shù)。
汪倫、高適、李留、高如貴、賀知章、孟浩然、元丹丘、王昌齡、孔巢父、韓準、晁衡、岑夫子、元演……這個名單還可以無限擴充下去。
杜甫只是其中一個。
但在杜甫心里,和李白地位相當?shù)娜,并不存在?/p>
杜甫和李白相遇的時候,李白44歲,早已名揚全國
杜甫33歲,雖出身名門
卻僅僅是個落榜科舉,默默無聞的年輕人
如果不是有唐玄宗這個神助攻
他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有交集
公元773年,不愿改稿的李白
被唐玄宗一腳踢出了“御用文案組”
也就是后世所言的“賜金放還”
就在此時,杜甫遇到了自己一生的偶像。
后人聞一多曾經(jīng)形容這段相遇是
「太陽和月亮的相逢」
李杜結伴出游,拋卻煩惱,縱情山水,快意人生。
累了就喝酒吃肉,醉了就一起發(fā)發(fā)酒瘋,高談闊論。
“
醉眠秋空被,攜手日同行。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
文藝君的表情
這是杜甫一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日子,直到晚年,即使貧病交加,即使寄人籬下,他依然帶著無限溫情和懷念回憶當時的盛情。
748年秋,杜甫告別李白,回到長安謀求仕途
杜甫此后的人生,基本是赤腳踩在玻璃渣上,不斷往下走的一場酷刑。
在那段顛沛流離的日子里,杜甫最懷念的就是李白在一起的日子。
山水路途的阻隔之下,杜甫只好默默寫詩隔空表達思念之情:
“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夢李白二首》
”
幾乎所有夸贊李白的名句,都是杜甫寫下的: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大歷五年(770年)冬,
窮困潦倒的杜甫,最后連棲身的住處也沒有,
在湘江的一條小船上,溘然而逝。
時年五十九歲。
如果說李白與杜甫的深厚友誼令人神往,那李白與王維作為同時代負有盛名的詩人的卻一生毫無交集,又成了另一段值得一探究竟的傳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