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超级yin荡的高中女h文校园 ,绿色椅子在线观看,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

微信
關(guān)注官方微信
手機版
華夏小康網(wǎng)  >  文化 > 正文

要經(jīng)歷怎樣的人生,才能畫出4.6億的名畫?

4.6億港幣是什么概念?

折合人民幣408743557.8461元,四舍五入是4.1億人民幣。

4.1億可以做什么?

王健林的4個一億小目標,

\

以及一幅蘇軾的真跡。

\

蘇軾,不用多做介紹,耳熟能詳?shù)娇芍^是“不知道不是中國人”的地步。

然而就在11月26號香港佳士得拍賣專場,一幅蘇軾真跡《木石圖》在此成交,成交價為 4.1 億港幣,加上拍賣的傭金總價為 4.636 億港幣,創(chuàng)下中國古畫最高紀錄。

\

《木石圖》又稱《枯木怪石圖》,是蘇軾任徐州知州時曾親往蕭縣圣泉寺時所創(chuàng)作的一幅紙本墨筆畫。

\

但新聞上說這是蘇軾唯一真跡,其實不然,就單拿畫作來說,現(xiàn)藏于中國美術(shù)館的《瀟湘竹石圖》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雨竹》兩件作品也是蘇軾現(xiàn)存下來的真跡。

\

瀟湘竹石圖

我們先不做這幅畫作的藝術(shù)鑒賞,畢竟模棱兩可的語言也引不起大家的興趣,擁有美術(shù)細胞的人還是少數(shù),我們講一講蘇軾畫這幅畫的期間都干了些啥。

蘇軾這一生仕途起起落落,兩次大貶,幾次小貶也毫不影響他樂觀豁達的個性。他創(chuàng)作這副畫時,根據(jù)史料記載是任徐州知州期間,北宋熙寧十年(1077),發(fā)生在著名烏臺詩案(1079)之前的兩年內(nèi)。

\

“四十不惑”這句話顯然不假,那時的朝廷簡直就是一個大型的斗毆場,在斗毆場經(jīng)歷了一番折騰,蘇軾自請出京,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然而林語堂認為:“蘇東坡的政治生命是從40歲開始的。”

蘇軾剛到徐州僅三個月,1077年的七月十七日,黃河水抵達徐州城下,水勢迅猛,淹了四十五個州縣,損失良田三十萬頃,徐州城下水漲高過2.8丈。

這種情況任誰都焦頭爛額,而蘇軾本蘇,親自登上沉樓,調(diào)取5000人連夜加固城墻,“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在城內(nèi)修筑了一條防洪長堤,擋水的防御工事長984丈、高10丈、寬2丈,而這個長堤,被人稱之為“蘇堤”,正是這建起來的“蘇堤”擋住了迅猛的大水,城里人都特高興,但蘇軾覺得不夠。

\

他上報朝廷,請求軍隊的援助,因為那時候地方官員是沒有軍隊的調(diào)動權(quán),他們只聽命于皇帝,也就是當時的神宗。后來經(jīng)過一番懇請,將士們答應(yīng)幫助抗洪救災(zāi),蘇軾與一同前來的蘇轍召集了多數(shù)人,建議改用堅強的木材加強堤防,不再用石頭,并且打開徐州北部的口,將洪水引入黃河舊道。

抗洪七十余天最終取得勝利,為了防止洪水再次襲擊,他又向朝庭請求經(jīng)費,修筑防洪大堤,為此宋神宗還特意特頒圣旨嘉許。

\

但好景不長啊,剛經(jīng)歷洪水又面臨干旱,1077年的年終,徐州遲遲未曾下雪直至來年開春也沒有雨水。

徐州北部有黃河故道,南邊有云龍湖。

\

云龍湖

云龍湖有個傳說,說湖中有龍,置一虎頭于湖中,可以下雨。有傳說卻不知真假,沒關(guān)系,死馬當活馬醫(yī)唄,于是東坡想來試試,他問了當?shù)厍笥甑娘L俗后就帶領(lǐng)相關(guān)人員到云龍湖求雨,只怪蕭敬騰不會穿越,要不然一次就能解決。

\

他開始考察旱情,還規(guī)劃云龍湖觀察水源:“如能引上游之水流入云龍湖,則此湖風光可與西湖媲美,而徐州儼若杭州。”

不知是不是精神感動上天,徐州在不久之后真的下起了雨,詩人走到哪里都是造詩達人,見了雨的蘇軾很是高興,創(chuàng)造了《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也算以表誠意。

\

光是治理水災(zāi)和旱災(zāi)這兩項功績還不夠,蘇軾還開采了徐州的煤炭資源。在1079年之前,沒人知道原來徐州是一塊寶地,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

為此,蘇詩人作《石炭》一首,詩詞中說:“彭城舊無石炭,元豐元年十二月始遺人訪獲于州之西南白土鎮(zhèn)之北,以冶鐵作兵,犀利勝常也。”

彭城就是徐州,《石炭并引》中提到的白土鎮(zhèn),在徐州西南 25 公里處的蕭縣境內(nèi)。

《木石圖》便創(chuàng)作于此,據(jù)蕭縣地方志記載,白土鎮(zhèn)因產(chǎn)白色高嶺土而得鎮(zhèn)名,北宋元豐元年,工匠在挖白色陶土時,發(fā)現(xiàn)了煤炭,時值蘇軾就在徐州,而蕭縣是徐州的轄境。

那時的徐州缺乏煤炭,做飯取暖資源不夠,蘇軾這一挖掘,可謂從根本上解決了百姓們吃喝問題,怎能不受愛戴。

\

在徐州的兩年,確切的說是一年又是十一個月,本蘇盡心盡力為人民服務(wù)。逆境對人有塑造功能,前四十年他只是普通人眼里的天才,1079 年后政局大變,他雖有過,但罪名加諸太深。

《木石圖》一畫恰巧可以展現(xiàn)蘇軾的人生哲學,你看,畫中繪有一枝枯木,木枯卻奮發(fā)而上,扭曲的枝干像年邁的身軀,雖是枯木仍堅強如斯,細細想來,竟透出無窮活力,而樹腳下有一怪石,模樣怪異,既不成方,也不是圓,旋轉(zhuǎn)的姿態(tài)像是正在涌動,像不像在說,我雖老,但我不服老。

人生沒有捷徑,哪怕是眾人口中的天才,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需要不斷積累經(jīng)驗與豐富內(nèi)心,天才也是人,再說一遍,人生沒有捷徑。

編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