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2歲的西關阿婆李永興是粵劇發(fā)燒友,1997年從工廠退休之后,李永興便執(zhí)起畫筆描摹自己喜愛的粵劇演員帶妝劇照,數年下來,李永興已經攢下了幾百幅畫。年過古稀的興姐還是“追星一族”,但凡是自己喜歡的演員演出,興姐都要帶上自己的劇照畫去問偶像要簽名,紅線女、羅家寶、莫子健、李玉剛、羅家英、汪明荃、羅品超、陳小漢等演員都在她的畫作上留下了簽名。
畫癡 雞蛋殼上畫粵劇名伶
退休之后,李永興開始尋思發(fā)展自己的愛好,她自小便喜愛畫畫,小時候,母親經常在家繡花,那繁復的手法和絢爛的顏色讓李永興入了迷,她便和母親學繡花,有時也畫點花鳥蟲魚。
工作時李永興也會畫些花鳥,但退休之后她想要畫得更專業(yè)些,便開始臨摹自己一直鐘愛的粵劇演員的帶妝照和各類劇照。
“我覺得粵劇扮相好靚啊。”李永興感嘆道,她癡迷粵劇的扮相和服飾,自己還曾買過一套戲服和頭飾,“但我唱得不好,也沒時間專業(yè)地去學。”于是李永興選擇將自己欣賞的粵劇扮相描摹下來。
起初,李永興在宣紙、木塊、衣服、碟子上描摹,近幾年才開始嘗試在雞蛋殼上作畫。她的畫多描摹文武生、花旦的正面形象,由于粵劇戲服繁復多彩,她時常需要畫上好幾天才能將每個細微之處畫出來。
雞蛋殼作畫對于年紀漸大的她更是挑戰(zhàn),有時候失手打碎了,李永興都要心痛好久。“有的時候就要畫好久才能畫完一個。”李永興呵呵笑道,盡管如此,她對自己要求仍很嚴格,大一點的鴨蛋殼她會畫上兩個人物或者一個人物的半身照,小一點的雞蛋殼繪上一個人物的臉譜,雞蛋殼雖小,人物卻栩栩如生。
“陳小漢都在我的畫上題字‘很像我’啊”,李永興得意地告訴記者,“像演員本人”對她而言是莫大的激勵,因此她對自己的每一幅畫都十分珍重。然而,隨著畫作越來越多,家里漸漸無處可放,李永興只好將畫作放在朋友的十三行伍氏博物館里,“我們年紀都大了,將來這些東西又要放在哪里呢?”李永興有些憂心,“這些作品要是以后沒人看的話,就浪費了。”
戲迷 要到每一個偶像的簽名
年過古稀的興姐還是“追星一族”,尤其鐘愛粵劇演員。小時候李永興家附近的工人粵劇團常有免費演出,無論上演粵劇還是放映電影,她一直都是忠實觀眾。上世紀60年代,李永興被分配去一家食品冷凍廠工作,每個星期她都在固定的時間守著街區(qū)的大喇叭,聽里面放的粵曲過過癮。
1996年,李永興去香港旅游,在街頭看到偶像羅家英的宣傳廣告,便取下一張帶回家細細臨摹。不久,羅家英來廣州演出,李永興便托朋友去到后臺,拿著自己的畫作向對方要了簽名,這是她獲得“畫中人”簽名的第一張劇照畫。
此后,但凡是自己喜歡的演員演出,興姐都要帶上自己的劇照畫去問偶像要簽名。她一直是粵劇名伶紅線女的粉絲,現在家里還收藏了一整套紅線女演過的角色的陶藝作品。1997年,紅線女在江南大戲院演戲,李永興激動不已地跑去要簽名,紅線女友好地在她的畫作上簽了名,這讓李永興更加堅定了繼續(xù)畫畫“追星”的決心。
在那之后,羅家寶、莫子健、梁玉榮、馬小群、羅品超……這些廣大粵劇迷耳熟能詳的粵劇名演員,李永興都順利地請他們在自己的劇照畫上簽了名。
如今年紀大了,李永興去看戲的次數也越發(fā)少了,但對于粵劇的發(fā)展,這個老戲迷還是尤其關注,“近幾年有幾個很不錯的青年演員,也有一些新戲,粵劇依然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