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zhàn):最后的絕地武士》的導演萊恩在一次采訪中說到,這部《星戰(zhàn)8》,是集結了40年星戰(zhàn)迷,以及星戰(zhàn)工作者所有的愛制作出來的電影,電影已經(jīng)盡力做到最好了,如果喜歡星戰(zhàn)系列,請用最大的包容,去看待它吧。
導演在說這番話時,是否已經(jīng)料到了部分影迷不買賬的結果?這部星戰(zhàn)充滿的大大小小、沒有意義的失敗,讓許多觀眾沮喪不已。
但作為一個老星戰(zhàn)迷,廖偉棠看完電影后,想到“只有為了那些沒有希望的事情,我們才獲得希望”,恍然釋懷。
電影里面有為人詬病的“閑筆”,描述的過關方式也很低級,但正是這無比之閑的一筆,闡釋了反抗軍那些絕望的反抗的意義。反抗一天、自由一天,也比不自由茍活要好。電影里呈現(xiàn)出的沖突還反復在敲打我們,到底什么是值得的,什么是不值的?
路克的肉身消逝以及絕地經(jīng)典的焚毀,實際上是一種放棄的哲學,讓一切回歸一無所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失敗到頭的反抗軍,也試圖從中學習,沒有絕地武士的世界,人人都在原力之中。
電影《星球大戰(zhàn):最后絕地武士》海報
“只有為了那些沒有希望的事情,我們才獲得希望。”
看完《星球大戰(zhàn):最后絕地武士》,目睹反抗軍凋零、絕地武士全滅、而凱洛·忍無悔,我陷入每個老星戰(zhàn)迷相信都會陷入的悲哀之中,想起本雅明那句話,才恍然釋懷。
這一部星戰(zhàn),充滿大大小小的失敗、沒意義的失敗、費了巨大力氣(和片長)最終一場空的失敗,讓觀眾沮喪不已,甚至把這歸因到導演萊恩·約翰遜的無能。
其中最為人詬病的“閑筆”,是為了阻止第一軍團艦隊對反抗軍最后一部巡洋艦拉杜斯號的追蹤,芬恩與蘿絲兩人冒險潛入軍團指揮艦破壞的這一條線索。這一“閑筆”以失敗告終,但“閑筆”當中還有“閑筆”,兩人為了潛入敵艦,需要尋找一個解碼師,于是就有了大鬧賭場星球的一幕戲。
這一幕戲怎么看都像笑話,連環(huán)套式的過關方式也很Low,可正是這無比之閑的一筆,顯示了萊恩.約翰遜對星球大戰(zhàn)精神的參悟,草蛇灰線之余,還闡釋了反抗軍那些絕望的反抗的意義。
首先是當芬恩與蘿絲釋放了賭場囚禁的天馬,讓它們縱情奔跑踐踏那些星際軍火商們的奢華樂園,直到他倆被賭場衛(wèi)兵們包圍逮捕,芬恩看著天馬獲得自由遠去,對蘿絲說:“我們雖然沒找到(解碼師),但這也值了。”——這句話,跟不久后芬恩被原來的上司辱罵為垃圾的時候,他的鏗鏘回答相呼應,他說:“是的,會反抗的垃圾!”
朝聞道夕可死,反抗一天、自由一天,也比不自由茍活要好,天馬們?nèi)缡,曾?jīng)是第一軍團風暴兵的芬恩和礦場星球奴隸的蘿絲當然也如是。這里就涉及到價值觀的問題,到底什么是值得的,什么是不值的?就像對于反抗軍空軍隊長波.戴姆倫,他不適犧牲所有的轟炸機去擊沉一艘第一軍團的無畏艦(Dreadnought),損失慘重。萊雅公主覺得不值,他覺得值得,難道波.戴姆倫不珍惜他的戰(zhàn)友嗎?我只知道在生死決斷之際,每個人有自己的一具天平。
電影《星球大戰(zhàn):最后絕地武士》海報
賭場星的設置令人眼花撩亂,但不是千星之城那樣徒具形式。當芬恩被這個悠然于銀河系戰(zhàn)火之外的樂園所迷醉的時候,蘿絲冷冷地、帶著仇恨地回憶起自己與姐姐沒參加反抗軍之前在稀有金屬礦場星球的悲慘生活,她讓芬恩用望遠鏡細看紙醉金迷的角落,暗處是被鞭撻的天馬與小馬僮。
無可否認,這段“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場面設計,帶有強烈的左翼控訴電影色彩,華語影迷最是耳熟能詳,也許就會有本能的反感。但回到反抗軍的成立,回到整個星戰(zhàn)世界的善惡觀里看,這又理所當然——追蹤到最初,安納金天行者也是一個小奴隸,和那些小馬僮沒什么不同。
相對于安納金時代的傳奇,這一集星戰(zhàn)是低調的悲劇,芬恩與蘿絲并沒有像奎剛·金和歐比王·肯諾比那樣發(fā)掘出未來的宇宙最強安納金,他們只是無奈離去最后還身陷陷阱。
但是種子已經(jīng)埋下,鏡頭跳轉到電影最后,路克天行者回歸原力,絕地武士神話終結,但小馬僮們保留了反抗軍的指環(huán)和故事,甚至那個眺望星空的男孩伸手取得地上掃帚的時候,我們從他的倒影中看到的,是一個用原力拿取光劍的武士。誰敢說,他不會成為未來的路克?
與其說《最后絕地武士》是《原力覺醒》的續(xù)集,還不如說它與外傳《俠盜一號》更有精神的血脈相承。在第一軍團以黑暗力量一統(tǒng)宇宙之際,在路克天行者選擇隱居等死的時候,在萊雅公主發(fā)出私人電碼求救也得不到任何盟友呼應的時候,什么是反抗軍繼續(xù)存在的理由?正如索忍尼辛所說:“世界正在被厚顏無恥的信念淹沒,那信念就是,權力無所不能,正義一無所成。”這豈不是我們身處的時代的狀況?
電影《星球大戰(zhàn):原力覺醒》海報
但是也是索忍尼辛說:“我絕不相信這個時代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正義和良善的價值觀,它們不僅有,而且不是朝令夕改、流動無常的,它們是穩(wěn)定而永恒的。”“穩(wěn)定而永恒”,這說的,不就是原力的平衡嗎?這是路克天行者與萊雅公主相信的原力,是這種信念使他們像《一代宗師》里的葉問和宮二一樣堅持:有一口氣,傳一盞燈。使最后的反抗軍像當年最初的“俠盜一號”反抗者一樣相信:功成不必有我。
從星戰(zhàn)世界引申到電復印件身,作為這個浩瀚系列的第八部,萊恩·約翰遜亦有路克天行者的悲困:舊的傳奇成為沉重的負擔,新的神話才剛剛締結,是要摧枯拉朽掃蕩出一個新天地?還是要重整河山傳承正朔?萊恩·約翰遜選擇的是高難度的綜合兩者,并且在視覺形式上突破《原力覺醒》保守的納粹式美學。
全片的幾個高潮:凱洛·忍和芮聯(lián)手決戰(zhàn)第一軍團最高領袖史諾克(SupremeLeader Snoke)及菁英禁衛(wèi)兵(Elite Praetorian Guard)那一幕,簡直是武俠片的拍法;路克對決凱洛·忍,完全以虛化解實,也是胡金銓式武俠風范;拉杜斯號與第一軍團“至高無上號”同歸于盡的一刻,死寂和黑白,這些都打破星戰(zhàn)美學常規(guī)。凱洛·忍和芮所結構成的陰陽互動,也較之過往單純的光明與黑暗的對抗更為復雜。這都為下一部星戰(zhàn)的張力準備著去到了臨界點。
本片的思想亮點再次由尤達大師式的東方哲學引領:最后的絕地,在具體的層面體現(xiàn)為路克的肉身消逝以及絕地經(jīng)典的焚毀,但實際上是一種放棄的哲學,讓一切回歸一無所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失敗到頭的反抗軍,也試圖從中學習,沒有絕地武士的世界,人人都在原力之中。
在英雄遍地的漫威時代,星戰(zhàn)依然選擇了特立獨行,演示著反抗從貴族化向民主化的演變:芮的身世秘密解開,她根本不是什么神秘力量的后代,她的父母是賣廢品的酒鬼而已。這一層是政治意味的顛覆,天行家族的輝煌到凱洛·忍為止,最后的絕地之后,是一個擁有強大原力的nobody。
漫威英雄人物
當然,這無法不讓人黯然神傷,最后路克天行者也刻意敗給凱洛·忍,因為他信任芮對黑暗力的摸索,相信絕地之后的兩個原力持有者將有可能認識彼此的力量,而不是互相排斥而延續(xù)銀河系數(shù)百年(甚至數(shù)百萬年)的爭斗——在史諾克殿中分裂成兩半的安納金光劍,就是那個舊世界的象征。
只是那欻然倒塌的背影,終結了我們星戰(zhàn)一代的童年,這種電影意義上的弒父之舉,比《原力覺醒》里凱洛·忍殺死韓·索羅更讓人惘然。未來的世界,注定是一個失怙的時代,芮和凱洛·忍以及我們,都只能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