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超级yin荡的高中女h文校园 ,绿色椅子在线观看,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

微信
關(guān)注官方微信
手機版
華夏小康網(wǎng)  >  文化 > 正文

300多年前,《論語》就有法文本

300多年前,《論語》就有法文本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蔣肖斌)11月4日,法文本《論語導讀》典藏儀式暨展覽開幕式在國家圖書館舉行。此部法文本《論語導讀》是2019年中法建交55周年之際由馬克龍總統(tǒng)贈送習近平主席。

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quán)介紹,《論語》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著作,早在17世紀就已傳入歐洲。1687年巴黎出版的《中國哲學家孔子》,是《論語》在西方的第一個拉丁文譯本,其中包括《大學》《中庸》和《論語》,是歐洲歷史上出版的第一部系統(tǒng)的儒家經(jīng)典譯著。萊布尼茨稱,“今年巴黎曾發(fā)行孔子的著述,彼可稱為中國哲學之王者”。

1688年,法國學者弗朗索瓦·貝尼耶選擇拉丁文版《中國哲學家孔子》為底本,翻譯為法文本《論語導讀》,以之作為“閱讀孔子的鑰匙和入門”,擴大了《論語》的受眾群體和閱讀范圍!墩撜Z》的早期翻譯和導讀,引發(fā)了伏爾泰、孟德斯鳩和盧梭等杰出法國啟蒙思想家的極大關(guān)注,大大推動了歐洲學者對儒家思想和中國文化的研究熱潮。

此次,國家圖書館特別舉辦專題展覽,展出《論語》在日本和朝鮮的刻本,以及17-19世紀的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和英文譯本,反映儒家經(jīng)典當時在世界范圍的傳播情況。展覽將向公眾免費開放至12月6日。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