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杯淘汰賽開賽,VAR“靠邊站”了!作為熬夜看球的吃瓜球迷,我并不清楚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央視解說員語焉不詳?shù)恼f法是,國際足聯(lián)開了個會,會議精神是“球場上還是要由裁判來主導”。總之,無論發(fā)生了什么,從淘汰賽開始,在小組賽里搶足戲份的VAR就被放在了板凳上,出場機會大減。
本屆世界杯把足球帶進了VAR的時代,于是,世界杯畫風變了,賽場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一幕——主裁突然吹停比賽,手按耳機與坐鎮(zhèn)后臺的視頻裁判進行交流,還會跑到場邊仔細觀看視頻回放……據(jù)統(tǒng)計,小組賽期間有12個點球是由于VAR而產(chǎn)生,2個點球被推翻。沒有VAR,韓國對陣德國時的第一個進球會被吹掉,果真如此的話,第二個進球應該也不會有,更加有可能的是,沒有丟球、士氣滿血的德國人可能還會贏!所以,說VAR改變了足球的歷史,并不過分。相較于網(wǎng)球、排球等運動,足球的這一天,來的甚至可以說有點晚了,但遲到總比不到好。
令人遺憾的是,就在我等球迷欣慰于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以及蘭帕德的“進球被吹”之類鬧劇、悲劇、冤案、錯案,今后將因VAR的出現(xiàn)而最大限度得以避免的時候,一切又回到了老路上——裁判的眼睛重新“主導”了比賽。
墨西哥球員拉云以撿球為掩護,隱蔽地在內(nèi)馬爾的傷腳上踩了一腳,無論內(nèi)馬爾的反應是否夸張,這一踩都該被追責。清晰目擊全過程的視頻裁判盡職地出場了,但一分多鐘之后,一切就跟沒發(fā)生過一樣。我對此的理解是,不是拉云不該罰,而是根據(jù)VAR做出追罰,已經(jīng)不符合“現(xiàn)階段指導原則”了。
毫無疑問,足球場上的爭議很多時候并不是非黑即白,爭議往往在毫厘之間,即使面對視頻回放,雙方也可以各說各的理。但是,看清爭議的細節(jié),畢竟有助于減少誤判,比“一眼定乾坤”好得多吧。淡化VAR的作用,是為了維護裁判“第一眼判罰”的正面形象嗎?當保證公平的力量輸給了任何的現(xiàn)實考量,公平就被淘汰了。
VAR來了,我們看到有涵養(yǎng)的德國人尊重規(guī)則,傷心但安靜地離去,我們也看到憤懣難抑的球員對著轉(zhuǎn)播鏡頭比劃出個屏幕,嘴里念念有詞“VARISBULLSHIT”。每個人都有對VAR的理解和感受,我一介球迷,覺得這家伙讓比賽變得更加公平,而且,能讓那些妄圖通過“誤判”左右比賽的人,死掉八成的賊心。我也因此認為,想“做掉”VAR的人,一定沒安好心!
世界杯真不該讓VAR靠邊站,不過,從已經(jīng)進行的幾場淘汰賽來看,不樂觀。但愿是我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