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扣車發(fā)紅包安慰 司機以及這位民警的做法令人點贊
紫牛新聞記者昨天追訪,希望還原這個故事里更多細(xì)節(jié)……10月31日中午,寧杭高速上坊公安檢查站,一輛河南牌照的面包車因私自拆除座椅運貨,被高速六大隊交警依法扣留機動車,并請駕駛員去高速六大隊接受進(jìn)一步處理。駕駛員小何是河南人,平時靠收購廢品為生,收入不高,得知私自改裝要被罰款500元并記分,情緒非常低落。11月1日一大早,小何就來到了高速六大隊,讓接警的王銳超警官吃驚的是,小何竟是從上坊公安檢查站沿著高速一路走到了大隊。處理的時候,王銳超意外得知,小何運送的是捐給貧困學(xué)校的書。起初,王銳超還不太相信,于是跑到停車場去看了一下,后備箱一掀開,全是書!得知小何這一趟是專門回家送書的,可罰單已經(jīng)開出來了,無法撤銷,于是王銳超立刻給小何的微信上轉(zhuǎn)了500元紅包。紅包不算大,卻是暖暖的心意,讓小何感動得說不出話來。1985年出生的小何是河南平頂山市寶豐縣人,一年前獨自去了杭州打工,靠收購廢品為生。
紫牛新聞記者電話聯(lián)系到小何的時候,他已經(jīng)回到了老家河南寶豐。“首先要感謝王警官,他們的處罰沒有任何問題,只是我收入低,當(dāng)時聽說要罰款500元的時候,整個人都蒙了。”小何說,他在杭州收廢品一個月的收入也就三四千元,正因如此,妻子和兩個孩子都留在了老家,自己獨自一人去外面闖蕩。“也就幾天前,杭州一個書店喊我去收廢品,我看到全是九成新的書,立刻就想到了鄰縣的孩子。”小何說的鄰縣是指緊挨著寶豐的魯山縣,他曾去過幾次魯山縣,那里一些學(xué)校條件差,特別是山里,所以自己一直牢記在心,看能不能為學(xué)校做點什么。這次小何在書店收了300斤的書,每斤單價是5毛錢�?紤]到物流的費用太高,自己又好久沒回家了,小何就把面包車座椅拆了放書,并于10月31日開車往家趕。小何沒想到,在寧杭高速上坊公安檢查站他被攔了下來,原因是拆卸座椅運貨。盡管小何覺得很委屈,但他還是配合交警執(zhí)法,因此車也被暫扣了。“剛被扣下時,你為何不直接把情況告訴交警?”
聽到記者這個問題,小何遲疑了一會,然后低聲說:“人家都是幾萬、幾十萬的捐助,我總共才300斤的書,合在一起也就150元,實在太微不足道了,說不出來。”這是小何第一次捐書,也讓他很沮喪,不但車子被扣還要罰款。為了節(jié)省費用,小何沒有在附近找家旅館過夜,而是和停車場管理員商量后,在自己的車上睡了一夜。“能省一點是一點,畢竟錢來得不容易。”小何如是說。11月1日一大早,小何來到高速六大隊處理面包車被扣一事。負(fù)責(zé)處理這件事的是高速六大隊一中隊王銳超中隊長,王銳超吃驚的是,小何竟然是從上坊公安檢查站沿著高速,一路走到了大隊。按照規(guī)定,小何需要寫一份“情況說明”,得知他還沒吃早飯后,王銳超從單位食堂給他拿來了包子和熱水。很快,“情況說明”就寫好了,王銳超仔細(xì)一看,愣住了。上面寫著,“車?yán)锢氖菚�,我在浙江杭州做收廢品生意,前段時間收到一些九成新的圖書,我想把它們捐給老家山區(qū)的貧困學(xué)校。”王銳超趕緊進(jìn)行核實,確認(rèn)車?yán)镅b的都是圖書。
“當(dāng)時我就非常感動,因為交談中知道小何一些情況,家里條件不好,一直在外面打工。”王銳超告訴記者,同事開出的罰單無法更改,所以他自掏腰包分3次通過微信發(fā)了500元錢紅包給小何。同時,王銳超也給小何提了要求,回老家后一定要想辦法把座椅裝上,不然路上還是會被查到。小何向記者坦言,“情況說明”中寫出這事,只是想宣泄一下,畢竟覺得很委屈。讓他感動的是,王警官非常信任他,自己當(dāng)時差點就淚奔了。返程的插曲讓小何異常疲憊,所以回到寶豐縣的家中后,他整整睡了一天。11月3日,小何駕車一個多小時來到了魯山縣,把300斤的圖書捐了。“到了地方找個鄉(xiāng)親問問,就直接把書丟在了老師家中。”小何表示,他也不認(rèn)識這名老師,也不記得是哪所學(xué)校,更沒有拍個合照留存。如此“隨意”的捐書,小何覺得很正常,他說自己不求留名,也不求有人感謝,就像之前說的那樣,才300斤的書,合在一起也就150元,實在太微不足道了。
“收廢品賺不到多少錢,現(xiàn)在只能養(yǎng)家糊口,但是力所能及的事有機會還是想做的。”小何說,下次再收到這樣的圖書,他還是會留下來,然后送到老家附近需要的學(xué)校,算是為孩子們做些事。“處罰沒有問題,也不可能把它撤掉,可依法辦事必須要有人情味,我們可不是冰冷冷的機器。”這一番遭遇,讓王銳超感觸很深,他告訴記者,從雙方接觸的過程來看,小何算是一個“摳門”的人,舍不得坐車、舍不得住旅館、甚至連早飯也可以省掉,可是他卻想到把收來的書捐贈了。說到這里,或許有人會發(fā)問,既沒有說學(xué)校的名字,也沒有提老師的名字,小何是不是真捐了呢?“我接觸的各式各樣的人很多,能看出來,小何很樸實、誠懇,所以我相信他所說的話。”王銳超表示。發(fā)稿前,王銳超給記者發(fā)來信息,他已經(jīng)準(zhǔn)備了一些文具,和小何約好了,讓小何下次帶回去送給那些需要的孩子,盡自己一點微薄之力。這則新聞在紫牛新聞辦公室引起了爭論,河南司機小何的行為令人感動,而南京交警王銳超的行為則令人欽佩,我們的社會需要這樣的善心和信任。
但也有同事提出,小何不能說出他是把書捐贈給了哪個學(xué)校,甚至學(xué)校在哪個鄉(xiāng)鎮(zhèn)哪個村都不知道,這也太有違常理了。從職業(yè)角度來講,小何捐書的對象找不到,不能得到印證,這個新聞事實就存疑。也許,這樣的一則新聞刊發(fā)后,會有一些讀者提出疑問:捐書會不會是小何為自己的交通違法行為找的一個令人同情的理由?在這樣的疑問驅(qū)使下,紫牛新聞記者完稿后,又再三與小何聯(lián)系,小何仍舊沒能說出具體地點,說自己就是將車開到了魯山一個鄉(xiāng)村,也不知道這地方叫什么名字,問了老師在哪,就把書捐了。當(dāng)記者將這個情況告訴王銳超警官時,他笑笑說:在小何因交通違法被攔下接受處罰時,并沒有說出捐書的意圖向交警求情。他說出這些是在罰款和記分的處罰行為已經(jīng)完成、去取車的時候。“在這個時候說出捐書意圖,不可能影響處罰結(jié)果,他也不知道我會發(fā)紅包給他。而且,我相信我的直覺,他是一個樸實的人。”不過王警官強調(diào):感情不能代替法律。
“我私人發(fā)微信紅包給他,這跟我的交警職務(wù)行為沒有關(guān)系,所以我這么做也不是法外容情。”王警官說,他不希望一個經(jīng)濟(jì)狀況相對窘迫的人,因為自己做好事而受到損失。正因為王銳超的這番話,紫牛新聞最后還是決定刊發(fā)這篇新聞事實并不“完整”的稿子,我們的目的和王銳超一樣,相信自己對人的判斷,相信以信任和支持對待別人的善心,社會必以美好回報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