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超级yin荡的高中女h文校园 ,绿色椅子在线观看,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版
華夏小康網(wǎng)  >  滾動 > 正文

人人車3億“救命錢”背后的真相

在此前宣稱公布融資的時間推遲了一個月之后,人人車高調宣布完成了由高盛領投、騰訊和滴滴跟投的新一輪3億美元融資。然而仔細研究這輪融資,情況遠沒有看起來那么美好:3億美元融資實際到賬金額撲朔迷離不說,投資方的變動也是頗為令人困惑。縱觀全行業(yè),僅有一家新投資方領投、兩家原有投資方跟投(且可能僅為反稀釋)、早期投資方紛紛缺席的融資幾乎很難找到第二家,而高盛與滴滴的密切關系讓這輪融資更值得玩味。如果備受騰訊和滴滴看重,為何人人車CEO李健“3月底公布新一輪融資”會拖延至今?看似光鮮的融資新聞背后,隱藏的是人人車愈發(fā)艱難地尋求融資“救命”的真相。

成謎的投資額

人人車對外公開宣稱此次F輪融資金額為3億美元,相比競爭對手優(yōu)信5億美元D輪融資和車好多集團8.18億美元C輪融資差距巨大,甚至比不上新入局者大搜車的3.35億E輪融資。但即使如此,這3億美元能否成功到賬還是一個謎團。據(jù)內(nèi)部人士透露,此輪融資實際到賬金額并未達到對外宣傳的3億美元,而是僅有2億美元左右;而且截至融資公布,還有很大比例尚未到賬。

事實上,這并非人人車第一次融資額注水。早在2016年9月,人人車對外宣稱完成1.5億美元D輪融資,據(jù)悉實際到賬僅數(shù)千萬美元(李健在近期采訪中親口承認部分融資未到賬);而2015年8月公布的8500萬美元C輪融資,也被南方日報等媒體公布的FA信息爆出實際金額僅有6200萬美元,融資額注水幾乎成為其公布融資的慣例之一。

而此輪融資對于正處在燒錢漩渦中心的人人車來說,可能也難以支撐太久。此前媒體曝光的數(shù)據(jù)顯示,人人車已經(jīng)連續(xù)數(shù)月每月虧損2億元以上,按照此次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6億元)計算,即使維持現(xiàn)狀也僅能支撐不到半年。同時,此前人人車曾經(jīng)大力推廣的“包賣”(承諾十天內(nèi)賣出并支付車款)業(yè)務對資金流有極高需求,即使周轉1萬輛車也需要近10億資金,加之金融等二手車業(yè)務對資金的龐大需求,相比之下人人車此輪融資可謂是“杯水車薪”,可能不出一個季度就會再次陷入因資金短缺急需下一輪融資的困境中。無怪乎人人車CEO李健在此次融資新聞中幾乎不提包賣與金融業(yè)務,反而大談“人才引進、團隊建設、核心技術”等概念了。

消失的投資方

融資額不利,人人車的融資過程也極其困難。事實上,早在3月初,人人車CEO李健就在接受多家媒體采訪時表示,新一輪融資將于3月底公布。這次姍姍來遲了一個月的公布,背后是人人車幾乎尋遍行業(yè)所有投資者的尷尬處境。

這輪融資中,人人車僅有高盛一家新投資方,以及跟投的騰訊和滴滴,而早期的多家投資方已經(jīng)不見蹤影。事實上,即使是人人車公布融資信息的新聞中大篇幅提及的D輪融資,其中的順為資本、漢富資本、中民投等投資方,都沒有出現(xiàn)在此輪融資的跟投行列中。

然而這些消失的投資方并非僅針對初期創(chuàng)業(yè)的投資方。事實上,順為、漢富、中民投等分別多次參與到包括愛屋吉屋、貝斯達、蜻蜓FM等E輪及以后的投資中,有些甚至還曾經(jīng)參與過Pre-IPO輪及上市融資。

是什么導致這些投資方在這輪融資過程中消失了?其實,終止跟投是投資領域勉為其難的“止損”方式之一,常見于初期投資項目市場競爭力趨弱、難以呈現(xiàn)轉機的情況下。終止跟投的原因,往往是投資標的表現(xiàn)令人失望,而競爭對手則已經(jīng)收獲較大比例的市場份額及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市場地位日驅穩(wěn)固,這種情況下繼續(xù)投資,無異于付費“打水漂”之舉。在此前共享單車的“燒錢”大戰(zhàn)中,就曾爆出過多家二、三梯隊共享單車企業(yè)投資人公開表示“不會繼續(xù)跟投”的新聞,而呈現(xiàn)頹勢的企業(yè)則紛紛陷入困境中。此次早期投資者的退出,難免也有這種憂慮。

那么領投的高盛與跟投的騰訊和滴滴,又是作何考慮呢?

拉來站臺的高盛,無奈陪跑的滴滴和騰訊

先看跟投的兩家:騰訊和滴滴此前對人人車的投資,曾經(jīng)作為人人車有“巨頭站臺”被反復提及和綁定宣傳;而此次參與投資,兩者同樣被拉來作為“巨頭”站臺。不過從投資角度來看,這次站臺的背后,更多是兩者的無奈之舉。

作為投遍二手車賽道上的各家企業(yè)的巨頭,騰訊此次對于人人車的跟投很可能并非主動的投資。騰訊作為人人車C、D輪的領投方,此次跟投很大程度上可能僅為防止股權稀釋的防御性投資,投資額難免十分有限,更談不上“站臺”之舉。

而2017年作為D輪融資耗盡后以“拯救者”姿態(tài)戰(zhàn)略投資人人車的大股東,滴滴目前占股比例已幾近控股,這也同樣決定了其無法繼續(xù)投入。此前有媒體曝光,人人車2017年9月到2018年1月的五個月期間,虧損合計達到近10億元之多。根據(jù)此前《信息時報》的報道,投資圈人士表示,一旦滴滴對人人車實現(xiàn)控股,其巨虧的財務表現(xiàn)將難以避免被并入滴滴自身財務報表,因此人人車必須引入新的投資人,才能從滴滴處再拿到錢。滴滴此次跟投,除了同騰訊一樣防止股權稀釋之外,很可能并無實質性投資。

然而如果人人車無法繼續(xù)融資導致走向衰落,滴滴2017年對人人車的巨額戰(zhàn)略投資無疑將毀于一旦。因此滴滴總裁柳青老東家高盛的入局,也就成了人人車順理成章欠下的又一筆“人情債”——畢竟以上市業(yè)務為主業(yè)的高盛,與仍在苦苦掙扎的人人車之間,滴滴幾乎是唯一的連接點。然而高盛畢竟不會白白賣出這一筆“人情”,如果人人車未能在有限時間內(nèi)滿足盈利甚至上市等回報條件的話,這個“人情”未來可能成為人人車承受不起的重負,而最后還債的很可能是滴滴。

從2017年“雪中送炭”的戰(zhàn)略投資到現(xiàn)在,人人車最初的“拯救者”滴滴對于人人車的發(fā)展已經(jīng)愈發(fā)無力回天,如今拉來高盛“救命”,可能只是對于2017年這筆“戰(zhàn)略投資”的最后挽回手段。然而憑借人人車慘淡的業(yè)務表現(xiàn),這次“救命”可能很難換回應有的回報。待到數(shù)月后此輪融資燒盡,亟待下一輪“輸血”的人人車還能否獲得滴滴如此“傾囊相助”,可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

來源: http://www.xjauto.net/portal.php?mod=view&aid=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