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甩下400萬債 女方機智用此方法來搞定這些債主們
2005年,女兒出生。方明的經(jīng)濟狀況依舊沒有起色。據(jù)說方明在瓶窯開了一家裝飾材料公司,但是一直都沒賺到什么錢。林惠說:“買房買車養(yǎng)女兒,統(tǒng)統(tǒng)都是我父母和我的錢,他一分錢都沒有拿出來過,他的公司我從來沒有過問過,也從來沒有去過。”林惠媽媽也說:“我們家是老杭州,在城南有房子,租金每個月有1萬多,我們倆也有退休金,女兒這里,一直是我們貼她的。”去年8月25日,方明急匆匆地打了個電話來,說自己欠了很多錢,要跑路了。林惠當即說“離婚”。8月31日,兩人協(xié)議離婚,車和一套經(jīng)濟適用房歸女方(當時車款和房款也均為女方和娘家支出)。9月1日開始,林惠的手機每天都有陌生人打來要債,也有人鬧上家里,說是再不還錢,要上手段了。
這個瘦弱的女人對電話里的債主說,你白天不要去,等我下班,6點鐘到家找我,把欠條拿來。她給所有的債主排了個班,讓他們分不同的日子上門來。上門后,林惠拍下債主的模樣,拍下債主的借條,然后以一個專業(yè)的財務素養(yǎng)(林惠在單位里擔任財務工作)登記在冊,然后平靜地跟債主說:“好了,你們要的是錢,鬧上門來只有我一條命,對你們來說也沒用,你們?nèi)シㄔ浩鹪V吧。”第一,不能僅憑一張借條就認定債務存在,F(xiàn)在沒有其他付款憑證,比如銀行轉賬流水等。而且這些總金額高達數(shù)百萬元的出借款項,原告?zhèn)兌颊f是現(xiàn)金交付,那么分別是什么時間,在哪里交付,交易細節(jié)是怎么樣的,為什么有的連利息都不算。第二,哪怕債務真實存在,那么算不算夫妻共同債務。
首先,從“共同”意思表示上來說,借條上沒有林惠的簽名,并且林惠和方明長期處于分居狀態(tài),各自財務獨立,林惠說她根本不知道有借款;其次,400多萬元借款金額遠遠超出日常生活所需,而林惠說所有家庭開支都是她和她父母在承擔;第三點,方明嗜賭,借款有很大可能用于賭博而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第四點,根據(jù)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從舉證責任分配角度看,在債權人無法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chǎn)經(jīng)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情況下,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林惠這邊將她名下的四張信用卡,還有其母親名下所有銀行卡的2017年流水統(tǒng)統(tǒng)作為證據(jù)遞交法庭,以證明去年一年,家庭的收支均沒有方明的“身影”。
法庭的審查和調(diào)查工作非常詳盡,法官走訪了方明的老家和社區(qū)。有村委會干部說,方明嗜賭,早年就有討債的人鬧到村里來,事情鬧得很大。有社區(qū)工作人員說,方明兩夫妻去年1月就分開了,8月辦的離婚手續(xù)。最后,法院認為,這些債務由借條為據(jù),而方明沒有出庭,放棄自己的質(zhì)證權力,所以雙方之間形成的借貸關系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橐鲫P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因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在本案中,上述借款事實雖發(fā)生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但是方明向十幾人借款200多萬元,數(shù)額巨大,超出了日常生活需要范圍。
而且,原告(即債主)方面沒能提供證據(jù),證明方明將借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共同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需,也未能證明林惠對這些借款知情和認可。借款也沒有方和林的共同簽字,事后林惠也沒有追認的意思。而且結合法院的調(diào)查,方明嗜賭。所以,法院認為這些案件所涉的借款都是方明的個人債務,由方明來還。得知判決后,林惠苦笑,接下來還有將近十起類似的官司要面對;橐鍪鞘裁?我曾經(jīng)以為我的感情就這樣了,不能讓孩子再受傷,試圖給她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完整的家,現(xiàn)在,我知道,我錯了。40歲的女人,身形單薄而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