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免費,本是一項便民惠民的好政策。山西省鄉(xiāng)寧縣實施這一惠民政策已近兩年,其成效如何?鄉(xiāng)寧縣廣大民眾是否真在這一惠民政策中受益?然而真相卻令人大跌眼鏡。那么,究竟誰才是免費公交背后的真正受益人,又是誰切走了這塊惠民政策的蛋糕?
匪夷所思 暗箱下的特許經營權
鄉(xiāng)寧公交總站及歇半天的公交車
2014年初,鄉(xiāng)寧縣人民政府決定在縣城內開通免費公交,擬將經營權交由鄉(xiāng)寧縣城市客運公司。該公司法人郝大慧早就盯上了免費公交項目的巨額財政補貼,但其經營的鄉(xiāng)寧縣城市客運公司資質頗有爭議,企業(yè)與內部員工因公交車經營權產生糾紛,矛盾日益惡化,一直得不到合理解決,導致鄉(xiāng)寧縣免費公交這項惠民政策拖了近兩年未能實施。2015年9月23日,鄉(xiāng)寧縣政府成立了免費公交有關事項協(xié)調領導組,負責城市客運公司運營資質和政府購買運營服務的采購工作,確保免費公交早日運營,造福民眾。同年12月25日,在縣政府個別領導的授意下,全然不顧原城市客運公司近30名員工的強烈反對,未經過公開招投標,暗箱操作將經營權交給了對免費公交項目覬覦已久的郝大慧獨自一人經營。
規(guī)劃之外 增加車輛套取政府補貼
據(jù)調查,鄉(xiāng)寧縣城內規(guī)劃開通免費公交車17輛,其中運行16輛,備用1輛。首批17輛公交車購回后,郝大慧給政府上報的每輛車購買價格是64萬元,而事實上每輛車的購入價格僅為39萬元,以此方式每輛車騙取政府25萬元的財政補貼,17輛車共騙取政府補貼款425萬元。
接著,郝大慧又盯上了國家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相繼出臺的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彼時,山西省政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國家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先后出臺《山西省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升級補貼資金管理辦法》和《新能源汽車營銷補助管理辦法》。郝大慧利用這些好政策投機鉆營,又購置了價格及運營成本更低的20輛純電動公交車。由于這20輛純電動公交車享受的是國家和地方兩級財政的1:1優(yōu)惠補貼,實際上每輛車郝大慧只出幾萬元。20輛純電動公交車購回后,郝大慧又采取投機取巧的手段,以少座位低成本的50座小型純電動公交車替代大座位高成本的87座大型氣電混合動力公交車,堂而皇之的繼續(xù)騙取縣政府的高額財政補貼。在這個人口不足24萬,城鎮(zhèn)居民只有5萬多人的鄉(xiāng)寧縣,郝大慧用37輛公交車替換運行,每輛公交車運行半天歇半天,利用率不足50%,這樣的運行模式恐怕在全國也就僅此一例。
2路公交線路運行的純電動公交車和被替換下來的氣電混合動力公交車對比圖
為了更大限度的套取財政補貼款,郝大慧于2017年6月份,將6輛50多座的純電動公交車投放在2路公交線上,替換下原來規(guī)劃運行的6輛87座氣電混合動力公交車。氣電混合動力車的燃料消耗成本核算價格是每天280元,而純電動車一天用電費用只有50—60元。這兩種車型替換后,政府財政仍按原成本核算支付費用,但公交車載客能力明顯下降,損害了廣大群眾的利益,卻為郝大慧每年節(jié)省下40多萬元的燃料錢。從公交車價格成本到燃料全部折算下來,替換后的公交車每輛比之前的多賺15萬元/年,6輛車一年就是90萬,鄉(xiāng)寧縣納稅人的血汗錢也就在不知不覺中順理成章的流進了郝大慧的腰包。
配套設施 虛假開支大賺黑心錢
郝大慧不僅通過增加運行公交車輛的方式的來套取政府補貼,更在相關配套設施上大做文章,最大限度的虛報開支,大賺黑心錢。如:燃料消耗的成本核算每車每天280多元,(不包括用電費用),實際每車每天150—160元左右,每車每天多算120元,17輛公交車一年多算近75萬元;保險費核算是每車每年5萬多元,而公交公司實際給每車每年交保險費不足1萬元,17輛公交車一年多算了70多萬元;車站租金是50萬元/年,停車費是每車每天5元,17輛公交車1年的停車費應是31025元,實際多算468975元。
被郝大慧上報造價近7萬元的公交站牌
另據(jù)業(yè)內人士透露,公交站牌全是方鋼材料做的,每個大站牌整體實際造價1萬多元,而郝大慧上報的成本核算價格是近7萬元,每個站牌多算近6萬元,鄉(xiāng)寧縣迎旭街上共39個大站牌,總共多算近200萬元。公交小站牌一個價值僅幾百元,郝大慧的核算價格是2500元,每個站牌多算近2000元,鄉(xiāng)寧縣南環(huán)路上共28個小站牌,多算5萬多元。僅公交站牌一項,郝大慧就騙取縣政府財政補貼200多萬元。另外,公交車身廣告、條幅、LED滾動字幕、語音報站、車載視頻等廣告費一年收入約50余萬元,17輛公交車每年度的新能源或者燃油補貼80多萬元。每年100多萬元的暴利全部收入郝大慧囊中。
我們可以為郝大慧在鄉(xiāng)寧縣免費公交項目中所得的利益算一筆賬:
17輛氣電混合動力公交車在價格上騙取財政補貼425萬元
縣城內大小公交站牌共騙取縣財政補貼200多萬元
6輛純電動公交車替換運營節(jié)省成本90萬元/年
17輛公交車套取財政燃料補貼近75萬元/年
17輛公交車套取保險費用70多萬元/年
17輛公交車套取車站租金40多萬元/年
17輛公交車的新能源或者燃油補貼80多萬元/年
17輛公交車車身廣告等收入50萬元/年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郝大慧在鄉(xiāng)寧縣免費公交項目中一次性騙取財政補貼700多萬元(不含20輛純電動公交車套取的國家和山西省政府補貼款),17輛公交車運營每年套取財政補貼400多萬元。
損公肥私 誰才是幕后真正的受益人
鄉(xiāng)寧縣城市客運公司原本是一家集體所有制企業(yè),郝大慧為了壟斷市場,牟取暴利,通過賄賂政府個別官員,非法剝奪了其他公交車業(yè)主的經營權。貪婪的人性同時也折射出當?shù)卣畽嗔Φ母,?jù)知情人透露,鄉(xiāng)寧縣前任縣長、現(xiàn)任縣委書記樊洪平一直給予郝大慧很大的支持,為郝大慧的種種行為廣開綠燈,恣意放縱,其幕后是否存在權錢交易讓人深思!另外,鄉(xiāng)寧縣的相關監(jiān)管部門對郝大慧的種種違法違規(guī)行為不聞不問,這些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是否也在郝大慧的“利益湯鍋”里分一杯羹呢?在公交免費這項惠民政策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受益人呢?
近幾年來,山西的政治生態(tài)一度出現(xiàn)嚴重問題,驚現(xiàn)塌方式腐敗。“塌方式腐敗”、“前腐后繼”這些腐敗名詞幾乎成了山西官場的代言詞。此類腐敗不僅敗壞了政治生態(tài),還嚴重損害了各級黨政機關的形象,損害了群眾的利益。
鄉(xiāng)寧縣郝大慧及免費公交背后的權錢交易和利益輸送行為,還有待于紀委檢察部門立案偵查,揪出冠冕堂皇背后的齷齪,輝煌政績背后的陰暗,讓廣大鄉(xiāng)寧群眾成為免費公交的真正受益人!
對此,我們將持續(xù)關注并做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