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都有一定的凈化空氣的能力,但是一定要注意,這種凈化能力其實是有限度的。
解決室內空氣污染,把綠植多多地放在居室中也算是一個解決方案,至于說效果,則不會像想象地那么好。
從根本上解決室內污染的問題,應該盡量減少污染材料的使用,使用空氣凈化設備,并且在條件允許的時候開窗通風。
查證者:史軍 | 植物學博士,玉米實驗室創(chuàng)始人
(還有更多問題求較真?關注較真微信公眾號:Fact_Check提問即可。)
人類對植物有種天生的依賴感。沒辦法,誰讓我們吃的、喝的、穿的、甚至呼吸的東西都跟植物脫不了干系。于是植物在我們心里就成了生命的象征。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植物可以凈化空氣、植物可以治理霧霾、植物可以吸毒……很多植物被安上了“吸毒草”的名號。
某媒體在微博曬出了八大必備吸毒植物,其中列舉了“能美容又能凈化空氣”的蘆薈,“適合新居”的綠蘿,“吸收甲醛”的鐵線蕨和虎尾蘭,能夠“消化二手煙”的常春藤,還有“晝夜吸收二氧化碳”的金琥,以及可以賞玩又“凈化空氣”的白掌和銀皇后。那么這些植物究竟有沒有這樣的神奇功能?
植物能凈化空氣?這是一項基本技能,但效果沒那么驚人,標簽顯然被夸大了
說植物能凈化空氣,這毫無疑問是個真命題,因為植物確實會改變空氣的屬性,而這種改變通常也是符合人類需求的,因此被稱為“凈化”。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是為凈化;通過蒸騰作用,增加空氣濕度是為凈化;滯留灰塵,也是為凈化。上述這些植物的基本能力都屬于凈化空氣的范疇。但好比說動物有吃東西的基本能力,這一點是不需要進行討論的。
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的是,不同植物其實有非常大的差別,千萬不要以為它們都有相似的功夫。
別的先不提,就拿停滯灰塵這件事兒來說,不同植物的能力就有很大的差別。
以主要因懸浮顆粒物引起的霾為例,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得選那些能吸納污染顆粒的植物。
一般來說,那些葉片粗糙的、表面有毛的、能分泌黏液的樹木在這方面有很強的能力。像一棵懸鈴木最多能吸納10千克灰塵。這要比那些表面光滑的、無毛的、無分泌物的植物要有效。
表面光滑的白掌對清塵沒多大用
好,再看看銀皇后和白掌,它們的表面都過于光滑了。通過蒸騰作用,增加一點室內水分還不錯,至于幫助掃除灰塵,就使不上太多的力氣了。
草本植物當中,薄荷也有不錯的滯塵作用,只是要想吸納灰塵,那得把家里變成薄荷園才行。最靠譜的做法還是應該有一個空氣凈化器。
物理凈化指望不上,那化學凈化又是如何呢?
植物可以清除甲醛?有毒氣體植物也不喜歡,吸收甲醛是被逼的,而且效果也沒那么好
首先,我們必須澄清一件事情,那就是對植物來說,甲醛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如果空氣中的甲醛含量過高,也會影響到植物的正常生活,嚴重的話還會導致植物細胞的壞死、葉片脫落、甚至引起植株死亡。
那么植物為什么還要吸收甲醛呢?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植物并沒有退路。動物可以逃離危險,但是植物無腿無腳,壓根就沒有移動的能力。所以無奈不得不與毒物奮斗的植物,能做的就是把周圍的有毒氣體盡量化解掉,這拼的就不是輕功,而是內力了。它們會把甲醛與特定的化學物質反應生產(chǎn)出氨基酸(如絲氨酸),或者是直接把甲醛轉化成碳酸和二氧化碳,從而進入物質循環(huán),用于制造新的糖、脂肪或者蛋白質。從表面上看,這個過程是兩全其美的,一方面降低了甲醛對植物細胞的破壞,另一方面,還給植物加了餐。但實際上,這就好比說,一堆蚊子圍著你虎視眈眈,你不僅需要把它們都打死,還需要吃下去。這感覺就不對了吧。
所以,植物吸甲醛的能力通常只是個應急手段,并不是它們非常好這口。況且,植物吸收甲醛的能力并不強悍。一棵吊蘭1天之內能處理的甲醛總量只有0.36毫克。如果是100平米,層高3米的居室內,甲醛濃度達到0.5毫克/立方米的,也就是說總共有150毫克甲醛,要降到安全標準(0.1毫克/立方米)就需要至少清除120毫克甲醛。這個時候,來個四五十盆吊蘭凈化空氣才算還靠點譜。
不過話說回來,有總比沒有好,把綠植多多地放在居室中也算是一個解決方案,至于說效果,保持謹慎樂觀吧。
吊蘭
即便是在處理甲醛這件事情上,不同實驗也有很大的出入,在有些實驗(廖秋實等,2011)中,常春藤處理甲醛的能力名列前茅、高居榜首,但是在另外一些實驗(高海等,2013)中,常春藤的能力卻比綠蘿和吊蘭要差很多。
還有人說某些植物可以吸收二手煙,這個問題就更為復雜了。在植物的生存環(huán)境中壓根就沒有焦油,尼古丁這些問題,自然也就沒有什么應對機制了。所以要想通過常春藤來改善吸二手煙的環(huán)境,還不如戒煙來得容易。
植物吸收污染物的能力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也有很大的相關性,所以千萬不要指望一株戰(zhàn)斗在生死線上的常春藤能為我們提供什么幫助。
市面上宣傳的“吸毒草”,其實吸毒能力并不出眾,還是把它當普通綠植吧
蔓性冷水花
市場上絕大多數(shù)吸毒草的真身是蔓性冷水花,或者叫毛蝦蟆花。一些宣傳則號稱這種植物叫香蜂草,圓葉薄荷等等,其實毛蝦蟆花跟薄荷家族一點關系都沒有。它們是蕁麻科的植物,跟野外扎人的蕁麻和蝎子草是一個家族的成員,只是來自南美洲的毛蝦蟆花讓人感覺萌萌噠,并且長相跟薄荷有幾分相似,于是成了為商家賺錢的好幫手。至于說“吸毒”能力,并不是非常出眾,當然更沒有薄荷所擁有的香氣。所以,當一個普通綠植玩玩就好了。
特別提示:并非所有的蘆薈種類都適合與人類親密接觸,很多蘆薈本身有很強的毒性,千萬不要用作面膜,更不要食用,以免帶來大麻煩。
參考文獻
1廖秋實,李苑,楊宇婷,張艷北,史春玲,秦紅梅,文靜,江長勝. 活性炭和植物吸收對室內空氣甲醛凈化的影響. 2011. 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1年第25期。
2高海,劉偉,解嬌,龐鳳仙. 5種觀賞植物凈化甲醛的效果. 2013.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3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