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陵
張嚴平的長篇回憶錄《君生我未生》是一部好書,而且是一部不同凡響的好書。作品用一個妻子深情的眼睛,回望中國固體火箭科學家楊南生的一生,用一個女性的細膩心靈,去感受他們在一起生活的日日夜夜,讀來感人至深。
科學家的傳記,多重理性,重邏輯,而《君生我未生》則重情感,重感覺,有許多獨家材料和獨有感受,對讀者從另一個側面認識和解讀傳主,打開了新的空間,提供了獨特的思考。
楊南生早年畢業(yè)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以優(yōu)異成績獲得自然哲學機械工程學博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后,他帶著“實學報國”的理想赤子之心,沖破阻撓,回到祖國,先是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參與研制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后調到中科院力學所,加入錢學森領導的科研團隊,參與了中國第一枚發(fā)射衛(wèi)星的運載火箭的研發(fā)工作。幾十年里,他一直在條件艱苦的大西北科研基地工作,把自己的所有心血和才智都獻給了火箭科學事業(yè)。
在同批回國的科學家中,楊南生率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自覺把個人的愛國主義理想融入黨的偉大事業(yè)中,體現(xiàn)了一個進步知識分子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擔當。1964年,他被任命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四分院副院長,在錢學森領導下,接受了“固體發(fā)動機”的研制任務。
中國要搞洲際導彈,就必須先把大型固體發(fā)動機研制出來?僧敃r,世界上只有少數(shù)發(fā)達國家有能力研制火箭固體燃料,我國在這方面屬于一窮二白。西方國家進行嚴密的技術封鎖,連當時還比較友好的蘇聯(lián)也不讓我們知道。楊南生團隊就是在這樣一無資料、二無人才、三無設備的情況下,經(jīng)過多年科學攻關和反復試驗,一點一滴培養(yǎng)著自己的人才,一點一滴打開口子,積累著中國固體發(fā)動機的經(jīng)驗,終于有了重大突破——中國有了自己的固體發(fā)動機。
今天的航空領域運載火箭,都采用了固體技術?梢姡瑮钅仙难芯渴菐в锌萍记罢靶院蛧覒(zhàn)略意義的。這方面,他付出了比任何人都要多的心血,說他為中國火箭固體發(fā)動機之父,也不為過。然而,由于歷史和工作的原因,他的名字還很少被提到。直到2018年《楊南生傳》的出版,社會才更加清楚地認識這位沒有“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稱號的功勛科學家。
命運給了晚年楊南生一個意想不到的美麗饋贈。60多歲時,剛走出喪妻痛苦期不久,一個年輕的姑娘闖進了他心里。這個姑娘就是大學畢業(yè)不久的新華社記者張嚴平。他們不可思議地戀愛了,并且勇敢地沖破世俗的偏見,結為夫妻。以后的27年里,他們相濡以沫,過著普通人生活,體驗著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又以浪漫的情懷超越了普通人的生活,體驗著人生的高貴和愛情的美好,由此譜寫了他們兩人共同生活中最為華彩的激情篇章!毒椅瓷肪褪沁@樣展開他們27年感情生活的細節(jié)。
作品沒有過多地展現(xiàn)楊南生科學家的生活,而是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描述楊南生作為普通人的一面。講述傳統(tǒng)文化人家庭的出身對他思想的影響,講述他對古典音樂的修養(yǎng),講述他對文學的熱愛和獨到的見解。講述他與張嚴平戀愛時那些浪漫的事。這個時候的楊南生,用張嚴平的話,就是一個“如藍天一般純粹的人”。
實際上,在現(xiàn)實生活和人際關系的處理上,普通人楊南生的困窘與無能遠遠要超過科學家楊南生,天一點也不藍,反而陰霾重重。他人到北京生活了,關系卻幾十年進不來,所有的解決方案都不奏效。居室常年漏雨,也沒有人來幫著修理。他出身大戶人家卻一生清貧,不看重物質財富,只重精神追求,過著簡樸平淡的日子。他淡泊名利,為國家做了那么多貢獻,卻甘做人梯,與世無爭。當那些在他研究基礎上取得成就,而不提他功勞的現(xiàn)象不斷發(fā)生時,他卻從不計較,云淡風輕而過。當國慶大典中,中國的導彈經(jīng)過天安門時,風燭殘年的他邊在自己小屋里看電視前實況轉播,邊回憶自己當年的風采和榮光。在這些作者自然而然講述出來的故事中,我們能讀出楊南生的個性品質、思想格局和精神境界,能真切地感受到老一輩科學家、老一代共產黨人從不計個人得失的人格魅力和純凈的心靈。
對楊南生來說,對生活的饋贈已經(jīng)充滿感激。他一生為國家民族工作,晚年還得到了真摯的愛情。他已經(jīng)非常滿足于生活對他的鐘愛。所以他一方面為國家發(fā)揮余熱,一方面格外珍惜自己的愛情。從他與妻子的兩地書信里,我們讀出了他對妻子濃厚的情感、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常人很難有的滿足感,也讀出了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可以看出,《君生我未生》的女主人公是一個有思想境界,有文化品位的人。作為一名新華社記者,她心中有社會有大局的國家意識,深知一個科學家的道德價值。作為一個妻子,她常常會為楊南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境遇所不平。然而,更多的時候,她愛著,并被這顆值得愛的靈魂所吸引所指引,向著人生更高的境界升華。愛人在世的時候,她被愛人的精神所感動;愛人離世以后,她用每天的日記守望著感受這顆偉大的靈魂,向一個純粹的人的靈魂靠近,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看待人生,以愛和寬容面對生活,也成為一個“藍天一般純粹的人”。
作者用自己的心呼喚著人間真情,呼喚著愛和美,凈化著自己的靈魂,凝聚起科學家楊南生榜樣的力量,《君生我未生》這部作品由此突現(xiàn)出深刻的主題,充實著豐盈的內涵,可讀而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