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巡邏人員名單、發(fā)放槍支、調派巡邏車、視頻巡查……早上7點半,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五大隊大隊長鄒路遙便開始了忙碌的一天。鄒路遙曾是昆明特警支隊云豹突擊大隊教導員,從警以來,先后參與處置劫持人質案件近20次;參與重大活動安保200余次、各類警務現(xiàn)場執(zhí)備勤1000余次、專項抓捕行動30余次,抓捕犯罪嫌疑人100余名。16年來,他先后榮立一等功兩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國最美基層民警”及全國公安系統(tǒng)二級英模等,是沖鋒在荊棘叢中的“雷霆戰(zhàn)警”。
“當警察,抓壞人。”鄒路遙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警察,長大后他報考了云南警官學院,畢業(yè)后過關斬將考入云豹突擊大隊。
作為昆明特警的尖刀拳頭,云豹突擊大隊的重要性和危險性決定了隊員必須具備極高心理素質和過硬本領。身為狙擊手的鄒路遙經(jīng)常趴在冰冷的訓練場,一趴就是幾小時甚至一整天。
2008年11月的一個周末,鄒路遙剛結束任務準備回家,突然接到某超市發(fā)生劫持人質事件的消息,他領命后立即趕往現(xiàn)場。
在案發(fā)現(xiàn)場,歹徒挾持人質據(jù)守有利地形與鄒路遙對峙,這無疑增加了解救人質的難度。鄒路遙端著槍全神貫注地趴在狙擊位置,一秒都不敢懈怠。“機會往往只有幾秒,錯過就不會再有。”鄒路遙說,為了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機會,他一直在地上趴了5個小時,最終在劫持者開門的瞬間果斷扣下扳機,一槍將其擊斃。
2012年3月,鄒路遙接到一個任務,只有時間、地點、機票信息,其他一概保密。在機場,他給妻子石琛打了個電話:有任務,不能主動聯(lián)系。此后86天,他就像人間蒸發(fā)般“消失”了。
同樣身為警察的石琛對丈夫這樣的“失聯(lián)”早已習慣,可她沒想到幾十天過去了,鄒路遙卻一直杳無音訊。她只能在日復一日的等待中,一遍遍地問自己:他還活著嗎?她不知道,丈夫鄒路遙此刻正跟隨專案組輾轉中、老、緬、泰四國邊境,克服語言障礙、氣候惡劣等問題,深入糯康犯罪集團腹地,成功抓捕集團主要成員。直到第87天,石琛終于接到一條消息:“安好,勿念。”
2016年9月,鄒路遙被任命為云豹突擊大隊教導員。工作中,他總是不遺余力地將自己的技能傳授給其他人,給予隊員幫助。在鄒路遙看來,突擊隊隊員就是一把尖刀,把大家團結起來就是一個強有力的拳頭。鄒路遙認為,老、中、青的組合搭配,是“云豹”的“王炸”,年輕人的身體素質,中間一代技能和實戰(zhàn)經(jīng)驗達到最佳,老隊員經(jīng)驗老到足以領航,這種組合不僅能讓“云豹”出拳穩(wěn)準有力,也能戰(zhàn)學結合。對于不少年輕民警來說,他們是在鄒路遙的言傳身教中成長起來的。“云豹”代代傳承優(yōu)良傳統(tǒng),成立至今已成功處置多起重大案件,并做到“零失誤”。
2019年4月,鄒路遙成為特警支隊五大隊大隊長,這是一個新組建的隊伍,主要負責昆明市盤龍區(qū)的巡邏防控工作。隊伍剛剛走上正軌,就遇到疫情來襲。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鄒路遙帶頭向支隊黨委遞交了請戰(zhàn)書,帶領五大隊全體民警迅速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無論是街面武裝巡邏、卡口治安防控,或是配合社區(qū)和衛(wèi)健部門入戶排查,哪里有需要,他們就出現(xiàn)在哪里。兩個月的時間,鄒路遙帶領隊伍共接警情數(shù)3300余起,辦結2700余起;開展針對車輛、人員各類核查30萬余次。一串串沉甸甸的數(shù)字背后,是一個狙擊手的華麗轉身。崗位在變,但鄒路遙守護一方平安的初心始終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