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內蒙古駐村第一書記薩仁圖亞的鄉(xiāng)村情結:農村有我想要的“詩和遠方”
中新網(wǎng)赤峰6月24日電 題:內蒙古駐村第一書記薩仁圖亞的鄉(xiāng)村情結:農村有我想要的“詩和遠方”
作者 王鳴遠
六月末,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境內的巴林草原上漂亮的小花隨處可見,而在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彥塔拉蘇木老道板嘎查,村民們樂享夏日美景之余,安居樂業(yè)的怡然心境更是別有韻味。
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巴林右旗曾是國家級貧困旗縣,而老道板嘎查是國家級貧困旗縣下轄的重點貧困村。
但如今,寬闊的水泥硬化路穿村而過,路面平整,村內院落整齊,村民的生活富足且滿足。
對于老道板嘎查第一書記薩仁圖亞來說,這里不僅僅象征著“詩和遠方”,更承載了責任和堅守。
2018年5月,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薩仁圖亞響應號召,主動申請到巴彥塔拉蘇木塔班板嘎查擔任第一書記。2019年3月,經組織安排,調整到老道板嘎查擔任第一書記。
“基層工作比想象得要難,每一件事都要調查清楚,落實明白。”回憶起初到基層工作的感受,薩仁圖亞記憶猶新。
“開啟駐村工作是從貧困戶篩查開始的。”進駐嘎查后,薩仁圖亞深入到貧困戶家中,詳細了解每一位貧困群眾的情況,在她看來,幫助老百姓脫貧對癥下藥才是關鍵。
“考慮到一部分貧困戶在種植農作物方面有經驗,我們與巴林右旗文全農牧業(yè)機械專業(yè)合作社協(xié)調,為塔班板嘎查12戶貧困戶每戶提供5畝地,用來種植有機玉米,年底每戶獲得的純利潤達10000元。”薩仁圖亞告訴記者。
貧困戶阿拉坦蘇和曾是薩仁圖亞的重點幫扶對象,“他們家的兩口人既有勞動能力又勤勞,只是缺少生產資金。”薩仁圖亞回憶說。
根據(jù)實際情況,薩仁圖亞著重解決阿拉坦蘇和家的資金短缺問題,幫他申請了4萬元扶貧貸款,以擴大生產規(guī)模增加收入。此外,又為阿拉坦蘇和申請了公益性崗位。
此后的3年時間里,薩仁圖亞幫助當?shù)刎毨艚鉀Q疾病救治、子女教育、危房改造等多項困難,成了貧困戶的貼心人。
“村里的變化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對于當?shù)氐淖兓,老百姓感慨道?018年年底,脫貧的老道板嘎查在薩仁圖亞的幫扶下有著日新月異地變化。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薩仁圖亞在2019年協(xié)調北京市密云區(qū)工商聯(lián)幫扶嘎查貧困戶每人種植1畝地甜玉米,57名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200元。2020年,薩仁圖亞又協(xié)調巴林右旗眾惠聯(lián)合社為老道板嘎查貧困戶種植58畝全株玉米青貯,51名貧困人口人均增收305元。
“申請了15萬元博愛家園項目、申請補充耕地項目、落實扶貧羊156只、落實投資收益分紅項目、申請農灌井配電項目、申請人居環(huán)境整治項目……”做駐村第一書記的3年時間里,薩仁圖亞的幫扶帳記滿了5個筆記本,一筆筆清晰的扶貧帳是薩仁圖亞在基層工作的縮影,也是她所謂的“詩和遠方”。
“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是我工作最大的成就感。”在薩仁圖亞看來,老百姓微信上發(fā)來感謝的信息是她讀過的最美的詩,她為貧困戶跑過的各個政府部門是她去過的最堅定的遠方。
2021年2月25日,薩仁圖亞作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接受表彰。
“到農村以后,老百姓的淳樸善良教會了我很多東西。在基層工作,當老百姓眼中的‘知心人’很有意義。”薩仁圖亞坦言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