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下午,著名表演藝術家李雪健做客《思客講堂》,用以真誠平實又幽默睿智的話語,講述了一名“老戲骨”的初心與執(zhí)念。他有一個習慣,總喜歡在胸口別上國徽,“我戴的這個國徽,我覺得她是一種美,是我的一種情感寄托。”李雪健如此解釋到,而于我們,看到的則是一個連靈魂都被浸染了的純粹的演員。
思客:我看到您戴著國徽,之前還看您戴過國旗、黨徽,您為什么會一直戴著這樣的徽章?
李雪健:國旗也好、國徽也好都是紅的,美!漂亮!但是她是我們的先輩們用鮮血、生命換來的,紅紅的鮮血。你看看我們的紅領巾,我們少先隊的一道杠、兩道杠那都是紅的,小學要帶杠那也是小隊長、中隊長、大隊長,小學戴紅領巾,美!過了兩年紅領巾不能戴了,你年齡過了啊,那就入團,團徽也是紅色的,大伙兒一看戴團徽我是團員,共青團員進步了,這小子有出息。而你到了一定的年齡,不能四五十歲還戴著團徽那就不像回事了,那就得戴黨徽,我是75年的老黨員,在部隊入的黨,那會兒就想入黨,你不干出點成績來還入不了黨。
現在退休了,但是就像楊善洲說的,職退了但是黨員的身份沒有退,所以他還要保持一個黨員的身份。他有一句名言說“現在各行各業(yè)都有職業(yè)病,共產黨員的職業(yè)病就是自找苦吃”。
話又說回來了,我戴的這個國徽,我覺得她是一種美,是我的一種審美價值,是我的一種情感寄托。我愿意戴著這個,我也能夠理解有些人穿衣服穿名牌,人家穿的就是那個牌子,管它真假,反正是那牌子就行。我覺得這個美,我愿意戴,一路戴過來了,我覺得我這一身配著挺好!
本期《思客講堂》由新華網思客與北京語言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北大國發(fā)院博士論壇共同舉辦。本文根據專訪內容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