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jié),又到了板栗飄香的季節(jié)。連日來,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孫祖鎮(zhèn),農戶們抓住晴好天氣進行板栗收獲、揀選、外銷等工作,板栗園里一派繁忙的收獲景象。
孟良崮山腳下的孫祖鎮(zhèn),有幾萬畝山林,歷來有種植板栗的傳統(tǒng)。這些山嶺薄地缺水少肥,位置陡峭,不適合種植莊稼,但這里的土壤呈中性和微酸性,富硒,含磷、鉀較多,特別適宜種植板栗。上世紀90年代前后,在農業(yè)專家的指導下,這些山嶺薄地種上了栗子樹,加上這幾年的陸續(xù)補種,劉家峪村每家每戶都有不少板栗樹,多的戶有上千棵,一些年紀大的老人也能管理四五百棵。
“現在路也修好了,俺們不用肩挑人扛了,開著三輪車上來,打好的栗子用車就拉回家了,非常方便。”劉家峪村村民張永興信心滿滿,“今年收成還不錯,我家種了五六畝,估計每畝能收入2000元。”
在不遠處的書堂村,由村黨支部書記領辦成立了書堂村果蔬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集板栗種植技術培訓、苗木繁育、收購銷售于一體,并成功注冊“書堂板栗”商標,打造地產優(yōu)質農產品品牌。為進一步在小板栗身上挖金子,孫祖鎮(zhèn)還引進了石豐板栗合作社,實現收購、儲存和加工一條龍,加工產品出口日本、韓國等,大大提高了產品附加值。豐厚的板栗收入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鋪就了村民增收致富路。(尹君 惠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