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過節(jié)一般都要吃餃子。崔俠和志愿者們一上午包了160多斤餃子。
中秋節(jié)是萬家團圓的日子,象征著和睦、幸福的團圓飯成了每個家庭的重頭戲,在家聚餐吃一頓團圓飯,吃的是溫馨和美滿。30多年了,崔俠的每一個中秋節(jié)都是跟敬老院的老人們一起度過的。這次,她與志愿者們在敬老院舉辦中秋主題家宴,是為了讓敬老院的130多位孤寡老人品味“家的味道”,感受節(jié)日里的濃濃溫情。
一簾簾白白胖胖的餃子,也包含著志愿者對老人們的關(guān)愛和祝福。
中秋家宴設(shè)在9月24日,中秋小長假的第三天。一大早,崔俠就騎著三輪車出去買家宴用的食材和月餅,每樣?xùn)|西她都精挑細(xì)選。買菜、買面、買月餅、跟愛心志愿者一起打掃衛(wèi)生,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她都事必躬親。“為了讓老人們中秋節(jié)過得舒心,吃得放心,這場家宴吃什么菜,吃什么餡兒的餃子和月餅,我心里有數(shù)。相處時間長了他們的口味,還是我摸得透,自己去買圖的就是他們吃得高興。”準(zhǔn)備好材料,崔俠和志愿者們就開始剁肉餡兒包餃子,包了一上午才把160多斤餃子包完。
崔俠親自掌勺做菜,每樣菜品都是一桌一份。
然后,崔俠又跟志愿者們馬不停蹄地開始炒菜。雞肉、魚肉、豬肉和蔬菜等一大堆食材擺放在案板上,她親自掌勺,幾位志愿者在旁邊洗菜、切菜,廚房里到處是她們忙碌的身影。紅燒五花肉、清蒸魚、辣子雞、八大碗酥肉等幾樣家常菜香氣撲鼻,豬肉水餃個個餡兒多白胖,金黃的月餅也是老人們愛吃的豆沙、五仁、綠豆餡兒。
宴席開始,崔俠為老人們上菜。
等家宴菜品準(zhǔn)備得差不多時,崔俠便到每個房間請老人們前往大廳參加中秋家宴。另一邊,幾名志愿者將菜端上桌,布置好碗筷。6點,家宴正式開始。脫下圍裙,換下汗?jié)竦囊路迋b和志愿者、老人們一起品味這頓豐盛又溫暖的中秋家宴。
崔俠為老人倒酒。
她為每桌的老人倒酒,送去節(jié)日祝福:“中秋講究的是團圓,今天我們一起吃個團圓飯。在敬老院里,你們都是我的親人,我們一大家人一起開心地吃,吃了身體更硬朗!”
崔俠為不方便出門的老人送去餃子、飯菜和月餅。
隨后,她又為不方便出門的老人送去餃子、飯菜和月餅。直到每個老人都吃飽喝足,她才匆匆忙忙吃了兩口飯,收拾桌子,打掃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