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4年寫5萬字書信與學生交心
開學前高新區(qū)29位教師各種尖板眼頌“師德”
武漢晨報訊(記者楊楓)8月28日,2018年武漢市東湖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教文體局師德演講比賽在光谷一小舉行。由全區(qū)百余所中小學幼兒園推薦的29位老師齊頌“師德師風”,訴說師生之間的點滴,分享了一個又一個發(fā)生在師生之間的動人故事。
在演講比賽中,來自龍泉小學的明芬老師用一張字條打動了觀眾,這張粉色紙條學生小星一直壓在枕頭下,每日伴隨入眠,字條上寫著“明老師就像我的母親一樣關(guān)心我”。原來,小星的媽媽去年患癌離世,現(xiàn)在這孩子心里,已然把明老師與她缺失的母親畫上了等號。明老師班上有好多留守兒童、單親兒童,甚至還有無父無母的孤兒。于是,她和家長、學生一起,給玻璃貼窗花,在門上貼對聯(lián),買來各種書籍建成讀書角,還在書架和窗臺邊養(yǎng)上了綠色植物,讓班級成為孩子們溫馨的港灣,讓他們在學校就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徐芹是光谷二小的一名青年教師, 2013年她剛來學校時,是個特別嚴肅的老師,課上得枯燥無味,不少學生給她提建議。后來她逐漸改變教學方式,課堂上變身段子手,面對小調(diào)皮的學生,立即變身“痞子”老師,軟硬兼施,與學生的相處從此走上坦途。“與學生交流的確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時候婉轉(zhuǎn)一點也許效果更好。”光谷為明實驗學校的葉威老師是一名“90后”,任教四年,寫了近5萬字、約六七十封書信與學生交流談心,成為同學們心中的“知心大哥哥”。
柴燁是流芳幼兒園的一名男幼師,也曾因受到家長的誤解,而心生退意,但最終選擇了留下來,并創(chuàng)造了一種和家長們溝通的新方式——他在朋友圈里給孩子們寫“每日一贊”,關(guān)注孩子每一個細小的進步,贏得家長的贊美和信任。
光谷五小唐文茹老師說,無論是“尖子生”還是“后進生”,每顆星星都值得閃耀;在光谷一小馬菁老師眼中,孩子就像一束束微光,照亮了她前行的路;而花山中學的老師們,踐行著山花精神,讓師德垂范內(nèi)化于心,成為孩子們長大后,抹不去的人生底色。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教文體局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該區(qū)師德演講比賽已組織過多屆,選在開學前舉辦,就是為了喚醒老師們的教育初心,用愛去陪伴每一個學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