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高校教師反映稱,多本大學英語教材存在錯誤,包括單詞拼寫錯誤、語法錯誤等。這位教師指出,清華大學出版社《英漢互譯實踐與寫作》中總計36個錯誤,《大學英語寫作》總計36個錯誤。目前,部分教材仍在使用或銷售中。
多本英語教材中存在錯誤
這位大學前英語教師指出,清華出版社出版的《英漢互譯實踐與技巧(第四版)》一書中,存在多處事實性錯誤,比如英文與中文翻譯不對應、單詞拼寫等。例如,第365頁第二段中l(wèi)ighting一詞拼寫錯誤,在翻譯中,該位置翻譯為“閃電般的”,正確的單詞拼寫應為“lightning”。
除此之外,有句子翻譯錯誤。例如,“China’s GDP reached 47.2trillion yuan , an increase of 9.2% over the previous year ; government revenue was 10.37 trillion yuan , an increase of 24.8% ; and the country’s grain output reached a record high of 571.21 million tons.”譯文中寫道“國內生產總值47.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公共財政收入10.37萬億元,增長24.8%;糧食產量1.14萬億斤,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很明顯最后一個糧食產量那里中英文不對應。”該英語教師反映稱。
北京林業(yè)大學《大學英語寫作》一書中,同樣被指存在大量錯誤。“第29頁a valuable experiences,應該把experiences中的s去掉;第177頁poplar應該成polar”等。
除了以上列舉的兩本書中的錯誤,該教師還針對多本高校英語教材作出了質量分析報告,報告中指出,“四川大學十二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21世紀大學英語應用型綜合教程第2冊》(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修訂版)總計20個錯誤;貴州大學教師集體編寫、院長王健芳主編《大學英語泛讀教程第4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版)總計20個錯誤;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集體審訂《大學英語視聽新航線第2冊》(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版)總計42個錯誤。”等等。
部分教材仍在售賣或教學使用中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搜索電商平臺發(fā)現(xiàn),該教師提出的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英漢互譯實踐與技巧(第四版)》目前仍在銷售中。此外,在清華大學校內清華出版社書店中,該書仍在銷售中,僅書架上就有十多本。
北京林業(yè)大學一位大二在校生聯(lián)系得知,上述教師提出的《大學英語寫作》一書仍在日常英語課上使用。
出版社回應:發(fā)現(xiàn)錯誤可以發(fā)郵件 重印時會改正
3月29日上午,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致電清華大學出版社,其工作人員稱,此問題的出現(xiàn)可能是由于前期編輯過程中的疏漏、沒有看到錯誤。
該名工作人員稱,讀者發(fā)現(xiàn)教材中的錯誤后,可以發(fā)送郵件給出版社郵箱,下一次重新印刷時編輯會核實、更正。“您可以把這本書的書名、書號都寫到郵件里,您發(fā)現(xiàn)了什么錯誤就在書上標注出來、發(fā)郵件,我們這邊會進行相應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