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山東省水文局統(tǒng)計,6月25日3時至26日8時,山東全省平均降雨量73.5毫米,折合水量115.2億立方米,相當于9600個大明湖的儲水量。“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水位一夜狂升22厘米,擺脫紅色警戒線。
山東省氣象臺25日晚間發(fā)布2018年汛期首個暴雨紅色預(yù)警。山東有40個縣(市、區(qū))平均降雨量超過100毫米,最大點降雨量出現(xiàn)在臨沂市沂水縣輝泉雨量站,為327.5毫米,縣(市、區(qū))平均降雨量最大的是濰坊安丘,達到209.1毫米。
“目前,山東省大中型水庫、南四湖及東平湖蓄水總量為44.17億立方米,較歷年同期多蓄14.50億立方米。”據(jù)山東省水文局工作人員介紹,本次降雨使濰坊、萊蕪、臨沂、煙臺、日照等市8座水庫超汛限水位,其中5座水庫開閘泄洪。
濟南也遭遇31年以來最強降雨,于25日晚發(fā)布近8年來首個暴雨紅色預(yù)警,啟動防汛Ⅰ級響應(yīng)。暴雨導致濟南城鄉(xiāng)多處出現(xiàn)內(nèi)澇,城區(qū)26處低洼地和鐵路橋積水嚴重,“來濟南看海”“出門靠船”“馬路飛瀑”等景象,刷爆濟南市民“朋友圈”。
2018年入春以來,中國北方氣溫大幅回升,受降水偏少、春灌用水增加等因素影響,趵突泉水位總體呈下降趨勢,其他泉眼一度停噴。本輪強降雨為泉城濟南的泉眼們“解渴”。深陷停噴危機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水位一夜狂升22厘米,擺脫水位紅色警戒線,達到今年入汛以來的最高水位。
濟南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統(tǒng)計,截至26日7時,濟南市平均降雨量114.9毫米,全市平均降水量排在1950年以來的第6位,為1987年“8·26”以來最強降雨過程。
記者從濟南市消防部門獲悉,截至26日中午,共出動26次參與強降雨及衍生災(zāi)害的搶險救援工作,營救、疏散被困人員21人,尚無重大財產(chǎn)損失和人員傷亡報告。
目前,此輪降水的雨帶已南壓,強降雨范圍減小,強度減弱,雷電活動范圍也明顯減小。山東省氣象臺也于26日10時30分解除了暴雨藍色預(yù)警信號和雷電黃色預(yù)警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