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蔭如蓋的古樹掩映下靜謐的村莊。
在陜南石泉縣城關(guān)鎮(zhèn)一個名叫雙嶂塘的小地方,有數(shù)十棵古樹參天而立,綠蔭如蓋,蔚為壯觀。古樹林位于饒峰河畔,與210國道隔河相望,雙嶂塘也因此被南來北往的游客稱為“古樹村”。
這幾十棵古樹為同一個樹種,當?shù)厝私兴榱鴺洹B榱鴺鋵W名楓楊,又稱枰柳、麻柳、水麻柳等,為胡桃科,楓楊屬,多生于海拔千米以下的河灘陰濕處。雙嶂塘綠水繞青山,正好形成了一片河灘地,水分豐沛,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成了麻柳樹生長的“風水寶地”。據(jù)當?shù)乩先酥v,這里曾經(jīng)是子午古道上的驛站。如今,古道不在,驛站無存,只有這片古老的麻柳樹與村莊相伴。
這些古樹的樹齡大約在500年,樹的主干一般需數(shù)人方能合圍,表皮粗糙,枝葉茂盛。直立的,像頂天立地的將軍;斜生的,似騰空而起的飛龍。其中一棵樹樹干長出地面數(shù)米后就彎起了身子,向一旁斜生,天長日久,其姿態(tài)仿若飛龍在天。由于它橫斜著身子,樹身日漸粗大沉重,人們擔心它無法承重而倒下,便在斜生的樹干下方仿造了一根樹干,托起了這棵獨具一格的古樹,這棵樹也因此成了鄉(xiāng)民們愛樹的見證,成了風景里的風景。
麻柳樹不屬于用材林,實用性和觀賞性也不高,民間很少有人專門栽植它,因此,一般人們見到的麻柳樹都不大。而這里的麻柳樹卻能成為古樹,而且成片成林,著實令人驚嘆。原來,這里地處秦嶺腳下,民風純樸,人文厚重,人們祖祖輩輩珍愛樹木,愛護環(huán)境,敬畏自然,久之,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氛圍,使得這一平凡的樹種能夠長成了一棵棵參天大樹。如今,當?shù)卣褜@些古樹編號掛牌,實行特殊保護。
雙嶂塘山環(huán)水繞,小橋流水,炊煙裊裊,雞鳴犬吠,鳥語花香。夏秋時節(jié),一棵棵麻柳樹綠蔭似蓋,讓人仿佛走進了宋人“此地惟多古樹林,路傍處處足清陰。行人九夏熱如火,到此清風忽滿襟”的詩意之中。林中空氣像濾過似的,清涼中帶著草木的芳香。漫步樹下,頓覺神清氣爽,飄飄欲仙。人們在樹下或閑聊,或乘涼,或品茶,或小聚,繪成了一幅鮮活生動、寧靜祥和的美麗鄉(xiāng)村畫卷!
綠蔭如蓋的古樹掩映下靜謐的村莊。 |
在陜南石泉縣城關(guān)鎮(zhèn)一個名叫雙嶂塘的小地方,有數(shù)十棵古樹參天而立,綠蔭如蓋,蔚為壯觀。古樹林位于饒峰河畔,與210國道隔河相望,雙嶂塘也因此被南來北往的游客稱為“古樹村”。
這幾十棵古樹為同一個樹種,當?shù)厝私兴榱鴺。麻柳樹學名楓楊,又稱枰柳、麻柳、水麻柳等,為胡桃科,楓楊屬,多生于海拔千米以下的河灘陰濕處。雙嶂塘綠水繞青山,正好形成了一片河灘地,水分豐沛,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成了麻柳樹生長的“風水寶地”。據(jù)當?shù)乩先酥v,這里曾經(jīng)是子午古道上的驛站。如今,古道不在,驛站無存,只有這片古老的麻柳樹與村莊相伴。
這些古樹的樹齡大約在500年,樹的主干一般需數(shù)人方能合圍,表皮粗糙,枝葉茂盛。直立的,像頂天立地的將軍;斜生的,似騰空而起的飛龍。其中一棵樹樹干長出地面數(shù)米后就彎起了身子,向一旁斜生,天長日久,其姿態(tài)仿若飛龍在天。由于它橫斜著身子,樹身日漸粗大沉重,人們擔心它無法承重而倒下,便在斜生的樹干下方仿造了一根樹干,托起了這棵獨具一格的古樹,這棵樹也因此成了鄉(xiāng)民們愛樹的見證,成了風景里的風景。
麻柳樹不屬于用材林,實用性和觀賞性也不高,民間很少有人專門栽植它,因此,一般人們見到的麻柳樹都不大。而這里的麻柳樹卻能成為古樹,而且成片成林,著實令人驚嘆。原來,這里地處秦嶺腳下,民風純樸,人文厚重,人們祖祖輩輩珍愛樹木,愛護環(huán)境,敬畏自然,久之,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氛圍,使得這一平凡的樹種能夠長成了一棵棵參天大樹。如今,當?shù)卣褜@些古樹編號掛牌,實行特殊保護。
雙嶂塘山環(huán)水繞,小橋流水,炊煙裊裊,雞鳴犬吠,鳥語花香。夏秋時節(jié),一棵棵麻柳樹綠蔭似蓋,讓人仿佛走進了宋人“此地惟多古樹林,路傍處處足清陰。行人九夏熱如火,到此清風忽滿襟”的詩意之中。林中空氣像濾過似的,清涼中帶著草木的芳香。漫步樹下,頓覺神清氣爽,飄飄欲仙。人們在樹下或閑聊,或乘涼,或品茶,或小聚,繪成了一幅鮮活生動、寧靜祥和的美麗鄉(xiāng)村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