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時節(jié),龍舟競渡,粽米飄香。6月19日晚,《我們的時代,我們的儒學》公益會講活動在北京青藍劇場成功舉行。來自首都學術界、教育界、高校大學生及學生家長共40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講活動。共同參與和聆聽了來自孔陽國學工作室的張文虛、王兆珅、王舒墨、田九七等四位青年儒者十余年來修習儒學的心路歷程和對儒學精神信仰的理解與闡釋。經(jīng)受了一次深刻的、震撼人心的精神洗禮。
四位青年儒者都曾就讀于北京四中。是他們的恩師,史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客座教授、曾任北京四中校長助理和國學教師的朱翔非先生將儒家的火種傳遞到他們的心中。多年來,他們持之以恒地追隨朱翔非先生,立志成為新時代的儒者,傳播儒學。時至今日,這些年輕人都已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一流名校畢業(yè),目前多在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等海外高校深造。他們希望作為儒者,向全社會傳遞這樣的信息:
在這個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時代,儒學可以成為新一代青年人的精神信仰,給人心帶來積極的力量。儒家不但屬于中國,也屬于全世界。
四位青年儒者的講演談古論今,旁征博引,精彩紛呈,引人入勝。贏得了臺下聽眾陣陣掌聲,更有觀眾表示:“儒者是一個偉大的身份,心向往之!更加堅定要跟著朱老師繼續(xù)好好學習,不斷走下去!”
王舒墨說:“正因為孔子講的是道,他的學問才不為時代所限。儒學屬于一切的時代,也屬于我們今天。”
會講終了,朱翔非先生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幫助孔陽國學工作室儒學傳播的同仁誠摯致謝。并與游思涵導演、四位講述人、以及與會嘉賓合影留念。儒學復興之路,也正是在這一顆顆赤誠之心的推動下不斷向前。
《我們的時代,我們的儒學》公益會講活動由孔陽國學工作室主辦;顒幼谥际腔謴腿说娜蕫酆妥饑溃讶寮宜枷、儒家文化薪火相傳。傳承和弘揚國學文化,助推儒學走向世界、走向未來。本次會講活動由著名史學博士、孔陽國學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客座教授朱翔非博士親自主持。
孔陽國學工作室是專注于國學與歷史傳承和發(fā)展的文化教育機構。2009年,經(jīng)北京市西城區(qū)教委批準,在北京四中設立。工作室成員均為因儒學而受益、成長的志同道合且以儒學為終身志業(yè)、志愿為工作室義務服務的當代優(yōu)秀青年人組成。2017年,工作室獲得用于大學國學社團發(fā)展的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敦和種子基金計劃”專項資助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護航計劃”公益項目支持,擔負起了中國小留學生的文化護航任務,為華人學子傳承儒學和助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工作室目前在北京四中、京城各大高校、美國等海外地區(qū)開辦有儒學社團和學習班,并與時俱進開辦了網(wǎng)絡在線視頻課程。在工作室修習儒學的學員已達1000余人,且在逐年增長。
【
朱翔非,史學博士、孔陽國學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客座教授,曾任北京四中校長助理、國學教師。朱翔非博士多年來積極傳播和弘揚國學文化,在任北京四中國學教師期間,研發(fā)和構建了包含經(jīng)典研讀、通史教育、禮儀教育、心性修養(yǎng)等在內的國學課程體系,2011年曾受CCTV中央電視臺邀請,擔任《百家講壇》欄目主講嘉賓,講述“中華孝道”,并為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學生授課數(shù)百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