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超级yin荡的高中女h文校园 ,绿色椅子在线观看,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版
華夏小康網  >  三農 > 正文

庫容量150萬份 滿足未來50年育種需求 記者探秘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

2021年,中國糧食產量再創(chuàng)歷史最高水平,連續(xù)七年穩(wěn)定在1.3萬億斤以上。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基礎種子被譽為農業(yè)的芯片。種質資源如何轉化為良種,我國的種質資源保護現狀如何?接下來跟隨記者到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新庫探個究竟。

記者在中國農科院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新庫看到,農作物種子正在通過帶有視覺識別能力的機器人滾筒輸送線進入零下18攝氏度的低溫種子庫。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種子要經過兩到三年的田間性狀調查,鑒定為種質資源后,才有資格進入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

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研究員 辛霞:

這是一份小麥種質資源,首先要確定這個種子的信息是完整的,判斷一下它有沒有病害、蟲害,然后再進入發(fā)芽率檢測,小麥種子我們控制它發(fā)芽率是90%以上才能夠入庫保存。

辛霞告訴記者,小麥、稻谷等種質資源保存在低溫庫,像馬鈴薯、甘薯這些無性繁殖的作物種子則要保存在試管苗庫和超低溫庫。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覆蓋了世界上所有種質資源保存方式,實現體系化、規(guī)模化保存,而且保存全過程實現智能化、信息化,種子貯藏壽命達到50年,超過歐美等發(fā)達國家。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種質資源中心主任 李立會:

我們庫的設計容量是150萬份,能夠滿足我們國家未來50年種質資源安全保存、精準鑒定、新基因發(fā)掘和育種的重大需求。

據了解,好的種質資源轉化為好品種,還需要進行精準鑒定,明確它的高產、優(yōu)質、抗病等特性,再通過雜交組配、輔助選擇等手段,將優(yōu)異的性狀組合在一起形成突破性的品種。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種質資源中心主任 李立會:

這個是一個小麥的野生種叫冰草,它的一個穗子上能夠結到300粒以上,通常的品種40粒左右。我們通過與小麥之間的雜交,創(chuàng)造出了這是一個新的種質,育種家利用它就能夠培育出高產的品種,能夠增產16%以上。

據介紹,我國培育推廣的超級稻、節(jié)水抗旱小麥、抗蟲耐除草劑玉米等一大批新品種,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目前,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以上。

編輯:
返回頂部